“以王詔:關閉所有進入大秦的關隘、渡口及山林密道,不使中原三晉饑民流入關中。”
“否則,關中國人百姓存糧有限,又沒有可採山林度荒,二十萬大秦銳士只怕是沒有用到國外,而是用來鎮壓國內了。”
……
“王上,末將等覺得國尉所言甚是,目下局勢緊張,當考慮大秦本土……”幕府之中諸將紛紛開口符合,只有嬴高沉默著一言不發。
同樣的,秦王政也是眉頭緊鎖,他作為一國之君,需要考慮周到,不僅僅是思考當下,還需要考慮未來。
秦王政目光幽深,看了一眼沉默的嬴高,道:“公子高,對於國尉之言,你有不同看法?為何一言不發?”
聞言,嬴高目光一動,他心裡清楚,秦王政不願意下場親自反駁,這個時候,是想讓他作為秦王的刀。
一念至此,嬴高對著秦王政,道:“父王,國尉轄制關隘要塞,盤查流入流出人口是其天然的連帶職責。”
“只不過,我大秦國策百年不移,絕對不能因為一時的天災,就毀了我大秦樹立百年的招牌。”
“更何況,天下大爭,本來就爭的人才,一如當年武安君之所以斬殺敵人,也是如此。”
“殺掉敵人,自然會讓我大秦壯大,同樣的,敵國百姓入秦,也會讓我大秦壯大,以削弱敵國之勢。”
“而且三川郡根基未損,接納流民一事不得停止,至於這一場天災,則從別處瓦解……”
“王上,三公子,老臣算過,從中原諸國湧入大秦的饑民將會達到近乎百萬,再加上關中三百萬國人百姓。”
“我大秦法度,素來不開倉賑災,只對流民劃田定居分發農具耕畜,激發其自救。”
“如今大旱,總算是我大秦封田於流民,也無法耕種,到時候必然會為爭食發生亂鬥,為關中留下隱憂。”
……
聞言,嬴高神色一頓,看向蒙武的眼中多了一絲佩服,大秦的官吏對於職責所在,皆熟悉無比。
蒙武此刻所言,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若是處理不好,就算是接納流民入秦,到時候也成一個大問題。
甚至於一旦發酵起來,遠比大旱一事更為複雜麻煩。
“國尉,天下大爭,在於國人百姓,而父王有志於天下,就不能自絕於天下國人百姓。”
嬴高神色肅然,他心裡清楚,秦王政有志於天下,那麼大秦就不能繼續奉行以前的策略。
“國人不保,大道安在!”
蒙武怒斥了一聲,臉色極為不好,很顯然,他是針對嬴高。
聞言,嬴高看了一眼秦王政,微微閉目,然後睜開:“在以前,國尉之策自然可行,畢竟我大秦偏安一隅。”
“就算是職責,我大秦也可以不管不顧,中原大地的職責與我大秦無關!”
“但是現在父王有志於天下,我大秦逐漸有了統一天下的資本,我大秦就必須要轉變觀念。”
“以前我大秦可以自私自利,因為我們不求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