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每一個簡單之輩,都清楚商君變法訓練新軍,以至於商鞅在秦軍之中地位不低,聲望赫赫。
而武安君白起,作為大秦戰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在秦軍之中地位不下於當時的昭襄王。
呂不韋雖然也有戰功,但相比於商鞅與白起,他在軍中的根基太淺。
他們都清楚嬴高的意思,既然惠文王能夠不畏懼商鞅赫赫威勢,一出手便是車裂,昭襄王不懼白起軍中威嚴,賜劍自殺。
如今的秦王政,對於呂不韋的要求,根本不算苛刻。
“還算回答的不錯!”
良久之後,秦王政恢復正常,他略帶驚奇的看了一眼嬴高,道:“高,你有何事,可以對父王說,只要父王能夠應允,都可以答應你!”
聞言,嬴高心知機會只有這一次,若是錯過,不知道何時才能有這樣的天賜良機。
心中念頭閃爍,嬴高沉默了一會兒,對著秦王政,道:“稟父王,兒臣本想從軍,在戰場上廝殺,建功立業。”
“但是兒臣只有八歲,恐怕也上不了戰場,所以,兒臣想為吏,為父王的江山,與我大秦的天下出一份力。”
這一刻,嬴高目光之中滿是激動,因為只有成為了秦吏,他才算是在這個時代。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聞言,秦王政沉默了一會兒,對著嬴高,道:“以你的才學,為官一任也不是不可以。”
“大秦雖有十二歲的上卿,但是你是本王的兒子,大秦的公子,必須一步一步來。”
“沒有功勞,沒有戰功,就沒有爵位,得不到升遷。”
“所以,從今天起,你就在孤的身邊做一個郎中,等到一段時間之後,再言其他——!”
“諾。”
點頭答應一聲,嬴高滿臉的歡喜:“兒臣多謝父王!”
從一開始,嬴高就沒有想過被秦王政外放,亦或者成為三公九卿一般的人物,畢竟他的身份,他的年齡,都是一種限制。
如今的大秦,只有戰功與考核,才是升遷的最好辦法。
但是,嬴高也清楚,他只有八歲,而且又是大秦公子,一旦出去,必將代表大秦王室的臉面。
任何錯誤,都會被無形中放大,他也不敢放自己去當一個小吏,至少要等到自己讓他放心。
雖然郎中秩比三百石,只是對於嬴高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他研究過大秦的官制,自然清楚,郎中分統於車郎中將、戶郎中將、騎郎中將。
郎一般取自公卿等官僚子弟,一方面作為秦王的扈從,一方面學習政務,是大秦官吏出仕的重要途徑。
只要他從這裡離開,大秦各郡,到時候必然是隨自己挑,以他的身份,除了秦王政,沒有人敢阻攔。
一念至此,嬴高心下發熱。
從來到大秦開始,在蘄年宮之中養傷,他就已經謀算,一年半過去了,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