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進入車中,蒙恬驅車而行,這一刻,兩個人都沒有說話,一個專注驅車,一個專注思考。
在一路上的轔轔車聲下,李斯的睡意早已全消,他清楚,蒙恬是咸陽令兼任咸陽將軍,能夠使喚動蒙恬的只有一個人。
秦王政!
蒙恬不說,李斯自然不會問。
但是,李斯不會問,不代表他不盡力揣測,此去若是真是那個人,必然關係到一身的命運轉折。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輜車徐徐停穩,蒙恬對著李斯,道:“李斯大哥,這邊請——!”
“走!”
雖然心下忐忑,但是李斯卻不得不繼續跟著蒙恬走,生死也許就在這一念之間了。
在這個時候,船艙皮簾掀起,一個器宇軒昂的青年迎面大步走來,走到船頭的時候,對著李斯深深一躬,道:“嬴政恭候先生多時,請——”
聞言,嬴政二字出口,李斯一時愣怔又立即恍然,連忙深深一躬:“在下李斯,不敢當秦王大禮。”
這一刻,嬴政李斯這一對君臣相遇,一個偉大的時代,將要來臨,大秦也將由王國變成帝國。
秦王政與李斯在船艙之中密談,蒙恬守護,大秦帝國未來文武的趨勢,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形成。
……
只是,此刻的嬴高並不清楚在咸陽的某處,正在發生著一次關於大秦走向的會談,他在書房之中眉頭大皺。
返回咸陽之後,嬴高除了每一日固定的練劍之外,還在翻看呂不韋的大作《呂氏春秋》。
有道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呂氏春秋》將會是大秦朝野最大的敵人,所以,嬴高不管秦王政如何應對,他必須要提前想到破局之法。
畢竟呂不韋行的是王霸之道,以霸道輔佐王道,在嬴高看來,這已經過時了。如今的大秦,只有以兵道行帝道。
所以,在大秦統一六國之前,商君法治不能丟,數百年的秦法不能丟。
“高,你在擔憂什麼?”王賁目光炯炯,他對於嬴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這一年多里,嬴高翻看了幾乎半個書房的書籍,而且這還是在沒有落下練劍的情況下。
甚至於,有時候王賁都覺得如今嬴高,其實可以出師了,只不過年紀不到,武藝不強大而已。
在這之前,他從未想過,會有人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得到他父親的認可。
“王叔,《呂氏春秋》橫空出世,這代表著相權與王權的爭鬥徹底明化,文信侯在不斷造勢……”
嬴高雖然知道最後是秦王政勝利了,呂不韋被罷相,但是有了他這個蝴蝶,任何事情發生都有可能。
若是這一次秦王政失敗,事情可就大條了,所以,對於此事,嬴高極為關注。
“一旦綱成君,學宮士子,大秦國人百姓勢勢大成,到時候,以整個咸陽國人百姓文武官吏之勢強壓父王……”
“到時候就算父王不想退,都不可能!”
這一刻,嬴高的臉上有明顯的擔憂,他對著王賁,道:“王叔,我想見一下父王,不知王叔可否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