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間之人:[六得飛起,我對白帝的演技,除了信任還是信任,如果再能把產量提升起來,那不是天下無敵?]
&nin:[本來聖誕檔最期待的就是影子,這一弄我都想去看十三郎了。]
吃瓜群眾們討論,當然不瞭解電影圈的路人,會疑惑,五個電影節有含金量嗎?全世界有七百多個電影節,競賽型別的也有接近兩百個,大多數都沒含金量。
但網際網路有能人啊,準確說業內人士也在知乎有賬號,ID名叫“對你的依賴i”進行了一個大概的科普。
[我對電影節來個科普,噱頭片集中營的“戛納電影節”、政治正確館的“柏林電影節”、實驗先鋒隊的“威尼斯電影節”,被我們譽為歐洲三大,這三個屬於T0,他們的大前提畢竟還是以藝術為主。
世界上被FIAPF認定的有A類電影節有十四個但含金量並不相同,能排進t1,首先有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它被譽為電影節王子,一直想變成歐洲四大,可另外三個不帶它玩。
剩下的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東京電影節、華沙電影節、塔林黑夜電影節,與世界三大獨立影展就都是T1。
T2梯隊的鹿特丹電影節、南特三大洲電影節、芝加哥電影節,以及剩下的A類電影節,包括華夏的魔都電影節,其實我個人覺得平遙電影節要強點。
T3梯隊包括舊金山電影節、聖保羅電影節、都靈獨立電影節等,這型別是文化話語權不大的國家最大的活動,或者是文化很大是國家,第二梯隊的活動。
上述梯隊,個人認為都是有含金量的影帝,至少不會遜色於國內的金雞百花的最佳男主角。
此外不統計B類不具備競賽能力的電影節,比如多倫多電影節。
拉斯帕爾馬斯國際電影節是歐洲三大接盤俠,好多在歐洲三大卷輸了的電影都會跑回這裡鍍金,所以很低調但含金量奇高不比T2差,不過考慮到沒知名度,還是把它放在T3梯隊。
所以白帝獲獎含金量不僅有,並且還很大,T1、T2、T3梯隊各一個影帝。
亞太影展和太平洋子午線電影節,稍微寒酸了一點,不說了。]
很多時候真是這樣,光說有多牛逼,看不出來,要有專業人士分析才清楚。
比如一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分析知道導演鏡頭語言蘊含了那麼東西,頓感牛逼。
同樣的,黃白遊五個影帝牛嗎?牛!
到底有多牛呢?
不清楚,大多數網友都不清楚。
現在清楚了,從t3跨到t1的含金量,全方位覆蓋!
“一部電影橫掃電影節,還有誰?”、“感覺限制白帝的只有電影節參賽規則”、“我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神仙演技,能有這麼猖狂的成績”、“所以遲昌拿什麼和白帝比?”……
遲昌再一次被點名,又是一頓群嘲,這一點裴文也拯救不了。
除此之外,是把觀眾們的期待拉起來了。
《南海十三郎》網路預售,從之前的四千多萬,變成了當前的2.5億,對於一部粵劇題材的民國劇情片,成績何止是逆天,簡直是簡直。
“光是預售票房都回本了,這就是五帝的誇張了。”於墨臉上的表情笑得跟菊花一樣燦爛。
“等等,這話我是不是說過一次?”於墨仔細思考。
對了!在累計賣出了6000萬版權費時,於墨說過一句類似的話。
二十多個國家,相當於每個國家就兩百來萬,其實不高,可版權費不用和電影院分賬,實實在在的回本。
主打一個回本!
“裴文是吧,如果是這張牌,你又該如何應對?”
於墨深知,電影本身參加了七個電影節,都沒拿到一個最佳影片金夫人獎,連一個最佳導演都無。
擺明了,那些外國片商肯花費兩三百萬購買,就衝著黃白遊那誇張的演技去的,因為演技好就是演技好。
裴文也感受到壓力,增加了宣發費用。
彷彿聖誕檔期就只有這兩部電影上映,前面的《影子》,後面的《南海十三郎》,中間沒有其他。
這真是湯都不給留。
兜兜轉轉,時間終於來到聖誕節!
還有一章,估計得凌晨挺晚,今天有事來著。小夥伴們明天起來看吧!另外關於電影節的,別覺得是複製的資料,那玩意是我自己花時間比較然後排出來的,可能會有出入,但的確花了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