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銀幕上再次看見斯坦丁先生的小丑,我樂意買票,黃小丑萬歲!”
“演幾部,我就看幾部,哥譚市的故事大王永遠只有這一位,你知道我嘴角的刀疤怎麼來的嗎?”
“有點奇怪,特意去查詢了正在拍攝的黑暗騎士2,演員官宣名單並沒有斯坦丁黃,難道是小丑外傳?如果是,那絕對是今年最好的聖誕禮物,紅帽子先生幹得漂亮。”
“小丑值得有外傳。”
“斯坦丁先生不需要有壓力,有多少演員一輩子也無法擁有一個代表角色。”
等等言論。
網際網路的議論主要分成兩派,正面是浩大的支援聲。
不開玩笑,黃在國外的影迷粉絲還挺多,特別是剛下畫不到一月的里昂,圈了不少女粉。
影迷們還挺高興,這就好似你愛看一本書,快完結了,並且又找不到代餐,忽然聽見作者馬上開新書的感覺。
未進行宣發的《小丑》,在社交平臺的搜尋次數陡然增加,往好處想也算是節省了一大筆宣發費用。
而網際網路上反面網友是支援媒體說法的人。
“黑暗騎士的小丑真是他演得好嗎?是劇本好,找另外演技好的演員,一樣可以達到這效果。”
“他就指望小丑來騙錢。”
“居然還有人支援他。”
“我有個朋友在斯坦丁的劇組當拍攝助理,他告訴我斯坦丁不是什麼酗酒,他是癮君子!”
等等,有好多稀奇古怪的言論一時甚囂塵上。
有多少人喜歡黃白遊,就有多少人討厭他。
歐美許多種族主義者,十分不樂意一個亞裔擁有如此著名的形象,甚至網際網路有專門“咒罵斯坦丁”的聊天組。
分享個有趣的事情,《超析派六講》的英文版銷量,咒罵聊天組做出不小的貢獻。
因為要進入聊天群,就必須有證明,如此也是擔心斯坦丁粉絲或明星官方混進來。
他們證明的要求是“侮辱斯坦丁”,其中有個選項是,拿一本《超析派六講》淋尿、燒燬、撕成碎片等。
在華夏古代這玩意叫投名狀,在現代這叫浪費錢,不禁讓人懷疑,咒罵聊天組的管理是否是臥底……
“居然不是為了利益行動?那這個問題就大了。”
因為斯坦丁是《疾速追殺》系列的男主,而系列電影涉及到上億美金,一點也馬虎不得,所以覃醒關注很合理吧?
在網路爭端伊始,覃醒聞風而動,進行調查了,亞裔雖然是好萊塢歧視鏈的底端,但美利堅有另外一個規則“資本家是大爺”!
孤島影業的老總,手握黑暗騎士和疾速追殺兩個系列,覃醒絕對是資本。
本來覃醒認為和前面一樣,這一次報紙忽然對黃白遊的攻擊又是某個公司想要蹭熱度,可沒想到經過調查,“黑手”居然是美利堅國際文化基金。
稍微百度一下就會獲得資料,“由美聯邦批准成立的一家,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文化、教育……”
地球是怎麼樣不得而知,在平行世界這單位,在全世界執行美利堅的文化滲透。
“有點麻煩了。”覃醒看著手機郵件,略微後仰,瞧著查到的資料。
黃白遊做了什麼,讓他遭遇這組織的關注?
覃醒繼續看,美文基金之所以盯上黃白遊,根據目前得到的資訊來分析,只是因為黃白遊影響力在歐美過大,且還是正面的。
小丑在英文裡單詞翻譯成Joker和clown,前者是愚蠢的人、愛開玩笑或撲克牌裡的大小王,而馬戲團演員、丑角該翻譯為後者。
不過當前網際網路更新迭代造詞,大多數會把兩者混用,都有“愚蠢之人”的含義。
自從《黑暗騎士》上映,“小丑”罵人的濃度居然降低了!好多影迷用黃白遊飾演的小丑做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