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博林的反問讓薩瑞夫有點後悔,可槍在膛上,箭在弦上,貓咪抬屁股在貓砂盆上,不得不說!
“七次?”薩瑞夫猜測。
他在拍攝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作品時,最高NG九次,就為得到柯南博林話語中“像煙一樣的性冷淡”。
而斯坦丁就算比他好一點,最多好兩籌,七次是他最後的驕傲。
“最多NG三次,噢不對是兩次,第三次斯坦丁就能演出最好版本。”柯南博林說。
“?”薩瑞夫難以置信,滿臉寫著導演你在說什麼鬼故事的神情。
“斯坦丁——與其說斯坦丁能很快聽懂我的要求,不如說他知道我需要什麼樣的角色。”柯南博林目光露出回憶狀態,往後幾年的光景,就再也沒遇到過合作那麼愉快的演員,所以才心心念念。
薩瑞夫神情震撼,第一反應是“斯坦丁絕對有潛力成為文學家,理解能力如此的好。”
他跌跌撞撞地回到酒店,具體怎麼樣就不清楚了,反正接下來兩日薩瑞夫都沒出現在電影廳。
被黃白遊表演所打擊的,可不單單是薩瑞夫一人,剩下道心破碎的人暫且不提。
主競賽單元的展映時長共10日,十一月中旬威尼斯電影節閉幕儀式,又是一輪紅毯遊。
說明一下閉幕儀式的熱鬧程度,並不如開幕式,因為後者會有電影節贊助的品牌方邀請的明星,也不少“毯星”聚集,用李夢露和袁項師舉例,他們都不帶貨。
不過如今是短影片時代,早就不是“毯星”的版本了,催生出許多蹭紅毯的網紅,閉幕式只要六萬就能去溜一圈。
YouTube、抖音上的網紅,群魔亂舞,怎麼說呢,華夏網紅不夠給力,以前紅毯後華夏網紅佔領大半,如今已大多是外國人。
“威尼斯電影節國內關注度不高,所以他們都等著戛納電影節的紅毯。”
“本地網紅真沒禮貌,一直賴在紅毯上不走。”
“說起來,今年有兩個華夏劇組入主競賽單元,我們華夏的明星呢?”
兩個交錢的網紅在邊緣位置,要找合適的時機方能去蹭蹭,有些豔羨地瞧著旁邊的記者,《環球時報》《羅馬日報》《好萊塢陣地新聞》等等,要是這些新聞媒體能拍她們就好了。
可惜……交錢進場只有自己請的攝影師會拍。
“快看那是什麼?!”
前方是黃白遊走閉幕式紅毯,突然有一群人衝破護欄,直奔黃白遊而去,速度非常快,如野馬掙脫繩索,會場安保人員都未反應過來。
人遇到突如其來的陌生人,會下意識地躲閃,黃白遊也不例外,他往左邊閃開。
安保人員回神,出手了,止住了兩三人,但有另外兩人靠近了黃。
從包裡——幸虧不是掏出的刀具,而是一盒包裝精美的DV碟片。
“斯坦丁先生,我是從墨西哥來粉絲,請您給我籤個名。”一人開口。
另一個稍矮點白人,拿出相機,因為太過激動導致話都說不出口,他想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