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重要人物,超析派命名人,理論整理者——吳子南。
第二個重要人物,超析派歸納人,進軍學術圈的先鋒軍——彭院長。
第三個重要人物,進軍歐美市場傳播“銷冠”——萊佛利。
“斯坦丁先生有沒有理論性的知識?”萊佛利問,這種比導演編劇更瞭解角色的方法,簡直太酷了!
“理論知識,有幾本教材,但都沒有英文版。”黃白遊說。
如果說之前超析派學術上面是比較吃虧的話,自打彭院長加入之後,教材和論文,那是齊刷刷的漲。
瞧瞧北大核心雙月刊《電影新作》2027年第一期內容。
“人工智慧系統賦能電影藝術創作的觀察與思考”
“‘不能干涉人物命運,我們只是觀察者和挖掘者’——牟鴻胄”
“電影地理學的學科生成及理論構建”
“香江型別電影:新語境·新格局·新動態”
“我對‘超析派’抱有質疑態度——《無禮喪樂》導演的訪談”
等等,不一一列舉。
雙月刊里居然有兩篇是關於超析派的,甚至還有正反兩面的爭執。
多說一句《無禮喪樂》導演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的劇組有個水貨超析派學徒……
學派大,演員多了,總會有水貨。
言歸正傳,教材有《超析派六講》和兩本小冊子的《沙龍對話錄》(收錄四屆),以及最新發布沒多久的《六講續》。
續裡,黃白遊的畫圖新方法也被記錄在內,簡而言之,就是讀劇本時,用火柴人表達內心湧出的角色畫面。
當聽到黃白遊說沒有英文版本,萊佛利馬上拍胸脯保證,“斯坦丁先生,我覺得這是上帝的安排,我妻子剛好是中文專業,我可以讓她幫忙翻譯,請把這件事交給我。”
於是乎,黃白遊就把手機上的電子版本發給了萊佛利,萊佛利根本沒想過翻譯一本教材有多難。
“不說了斯坦丁先生,我要抓緊去給我的角色,設計幾個動作。”一眨眼萊佛利就跑不見了,速度是相當快。
沒回一會,宴會的道具準備完畢,約瑟夫對道具的要求是有真實感,不能有擺拍痕跡,這裡是考驗道具組的本書。
開始拍攝前——
“各位,一會我的表演,可能帶著一點的驚悚,提前和各位說一聲。”黃白遊拿著擴音喇叭。
群演們笑笑,許多人都沒當回事,主要有不少人都是兼職,或者第一次當群演,沒見識過黃白遊之前的表現。
要拿大嚶的補助,就要滿足一些小條件,這一點約瑟夫沒辦法。
“有一點驚悚?”“嘿湯姆我告訴你,我敢在墳墓睡覺,所以是根本無所畏懼!”“這個華夏人以為我們英國人和他們一樣膽小嗎?”“華夏人可不膽小,他們很具有冒險精神,我家附近的超市就被華夏人給弄沒了。”……
群演竊竊私語,約瑟夫也面無表情,一會先拍攝的版本是黃白遊自由發揮版本。
他要好好“鑑別”!
現場導演一聲“開始”,飾演瑞秋的演員瑪吉一身黑色收腰晚禮裙,飾演哈維的萊佛利西裝筆挺,兩人攜手而行。
“哈維·丹特,黑社會的剋星,卻被這幫有錢的嚇得半死。”瑪吉打趣,她盤著頭髮,劉海淺淺的劃過額頭,把精緻的五官大方的展露出來。
約瑟夫不會故意露肉搏賣點,瑪吉前凸後翹,但戲服的選擇也不是深V,也沒露出臀線。
劇情裡這宴會是韋恩為哈維舉辦的募捐會,不是頒獎晚宴主基調也不可能太露,況且還有瑞秋人設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