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我向老媽報告了這一悲慘的訊息:
“媽,以後我可能得天天上晚自習了。”
“哦,啥時候開始?”
哦?居然先問我什麼時候?作為我最親愛的老媽,不是應該先了解原因,然後跟我一起痛罵小周的壓迫嗎?
“明天晚上,放學以後。”
“哦,行,去吧。”
哦?我真是……
雖然今天沒有挨罰的內容,但我還是沒按順序進行操作,看見老爸美滋滋的“聽”著電視裡各種炮火的聲音,我知道自己多半是爭不過了。
開啟語文書,翻著那些“本文要求背誦”的篇目,我的怒火似乎比電視劇裡的還要強橫,但想著想著,腦子裡就浮現出了藍語萱舔冰棒兒的畫面,然後不自覺的笑了。
“你有毛病啊,一個人那兒嘿嘿嘿傻笑什麼呢?”
“你怎麼嫩麼多事兒,去去去,別煩我!”
“不吃飯了哈?”
“哦,這個可以煩一下。”
今天的飯菜又是格外的豐富,我發現老媽平時一副不關心的樣子,直到學校或者老師們告狀了才和老爸來一場混合雙打,但透過菜譜就能看出來,雖說家裡不富裕,可明顯比前兩年有營養多了。
記得小時候,老爸老媽一打我,我就威脅著要向奶奶告狀,因為我打小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這一點和古尚不同,他和我爸媽一起去鎮上生活的時候,把我留了下來,也正是那一段時間,古尚瘋狂發福,畢竟鎮上的美食比村裡的精彩多了,財政大全也由爸媽自己把持。
而我正好到了懂事的年紀,這個懂事不是明白事理,而是……不知道怎麼解釋,反正您各位應該已經明白了,所以每次爸媽回來,我都沒有歡天喜地的跑出去迎接,更沒有哭爹喊孃的抱著他們,不讓他們離開,當他們真的要回去時,我就獨自坐在家裡的柿子樹上,默默地看著他們的背影。
有時候,聽到家長罵孩子“你怎麼那麼不懂事”,我就會想,難道真的是孩子的原因嗎?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貪玩,但本質是善良的,如果孩子真的是“不懂事”,要麼就是連說話都不利落,要麼就是家長們沒有引導好,或者給予的關心太少,甚至起到了反面作用。(希望將來我不會因為自己的長篇大論而打臉)
“老大,你說舌頭怎麼會粘冰棒兒上下不來呢?”
“這你都不知道啊?你物理白學了?平時怎麼聽的課?”
我最煩古尚這一點,遇到問題先是一堆反問,比如我問他剪子在哪兒,他會說什麼“你瞎啊”、“看不見嗎”、“你用完放哪兒了自己不知道嗎”,一堆的廢話,根本沒解決任何問題。
“我猜是冰棒兒太粘了。”
“屁!那你平時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