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先慢慢騎。”
我雙腳離地,並沒有蹬,目的是為了測試一下古尚有沒有盡職盡責。
待我感覺還不錯後,開始慢慢發力。
“扶住把,看前面。”
“我不看把,咋知道我扶沒扶住啊。”
“廢話,你不看前面,怎麼知道前面還有沒有路啊!誒誒誒誒!走直線!”
我靠,好難,我非常想走直線,可它就是不聽使喚。
“你手別握嫩麼緊。”
“你不是讓我扶住了嗎?”
“扶,不是使勁兒抓著。”
“有區別嗎?好吧好吧,再來。”
我剛要繼續,突然看到一層那家護欄裡有隻小鳥在白菜上尋覓,我不能忍,特想問問它們有沒有愛心,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的蔬菜,可不能被糟蹋了!
正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欺魔,何以稱佛!
我跳下了車,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去把小鳥嚇走了,想看看白菜有沒有損壞,就伸手去摸,這時,從玻璃上映出了一張蒼老的臉……
“爺……爺爺,我沒偷您家白菜啊,就是剛才有鳥在這兒賁著,我看看壞沒壞。”
爺爺推開窗戶,一臉慈祥地說:“我看見了,沒事,我故意讓它賁的。”
“啊?”
“你看,我這還晾著幾個柿子,我們小時候家裡有柿子樹,經常被鳥賁,我們不懂啊,就嫌髒,結果長輩告訴我們,鳥賁過的柿子才是最甜的!”
我雖然懵,也沒做出什麼怪異的表情,但內心的牴觸情緒還是非常高漲的。
現在想來,那時候的老百姓是怕浪費糧食吧,故意編出一些在孩子們看來不太可能的事來教育他們,教著教著,可能連自己也信了……
只是生活質量提高後,慢慢就有很多人丟掉了那些傳統美德。
中國是禮儀之邦,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禮儀”慢慢被排斥,甚至變成了“慵懶風”的累贅,這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去反省。
“古尚古揚,回來吃飯。”
“又吃?”
“誰讓你早上不起啊,看看幾點了。”
我看了一眼古尚,想讓他堅定的站在我這邊,和老媽對著幹,可這個沒出息的傢伙連車都不管就上樓了,留下我一個人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你趕緊的!”
“來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