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醒來都是嶄新的一天,可對於學生黨和大多數上班族來說,它僅僅是一個迴圈,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重複著之前的某天或某個瞬間。
很遺憾,電視劇裡的花樣總會帶給人新鮮感,但現實中卻永遠無法撇開茶米油鹽。
接下來的日子我過得很舒服,也很充實,上上課、讀讀書、寫寫作業、看看電視,偶爾踢踢球、逛逛公園、壓壓馬路。
最近的訓練也相對輕鬆,短跑隊進了幾個新人,不過成績非常一般,嚴老大覺得參加區級比賽也沒啥希望,強度上就小了很多,足球隊倒是有幾個不錯的苗子,可區級球賽幾乎就沒正經舉辦過,搞得嚴老大比以前更頹廢了,有機會就和我們一起踢對抗,我也看出來了,他在完成教練到球員的身份轉換後,好像找到了年少時的快樂。
校園生活就這麼平淡的過著,一轉眼,就到了十一假期。
預報說未來幾天很適合外出遊玩,可我想的是,只要降溫了,怎麼都行。
說起來,夏日的陽光總被前人賦予美好的語言,或詠誦、或吟唱,我非常不理解,難道是全球氣候變暖才使得現今的夏天變得如此難熬嗎?如果真是這樣,我希望能穿越到一個溫度相對穩定且舒適的時代,坐著搖搖,扇著芭蕉,喝著勁拔涼水,看自己辛苦種的農作物一點點成熟。
“喂,海濤啊,今兒天氣不錯,出來踢會兒?”
“你臨時叫的話沒幾個人能來,這事兒得提前約。”
“呦呵,你還挺明白。”
“那必須的啊。”
之後,我陸續撥通了幾個小夥伴家的電話,一邊扯淡,一邊約好明天的局,可今天要怎麼過呢?正在我苦思的時候,被老媽說了一頓,我也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電話費真的很貴……
既然天氣晴朗,那絕對不能浪費。於是我整理好行裝,準備出門溜達。
以前最喜歡的地方是小河邊,我曾在那裡釣過魚、堵過蝦、摸過河蚌,就是路程有點遠,走快了大概也要十來分鐘。
剛走到一半,忽然看見一輛三輪車,上面坐著兩個非常面熟的人——藍語萱和艾晨。
我馬上改變計劃,摸了摸口袋裡的人民幣,然後在附近找了一輛趴活兒的三輪車(姑且編為一號吧,後面有用)。
“哥,跟上前邊那輛車!別被發現了哈。”
師傅聽到我的請求,先是一愣,然後會心的一笑說:“呵呵,好!”
呵呵,這位大叔人真好……
一路到了書店門口,我連忙下車付錢,然後緊走了兩步:“喂,這麼巧啊。”
相比艾晨,藍語萱好想對我出現在書店門口這件事更為驚訝:“你怎麼在這兒?”
“廢話,我當然是來買書的啊。”
“你平時課都不聽,還買書?”
我正思考對策,忽然看見海濤走了過來,就一臉驚訝地說:“我去,這麼巧?你也來打醬油啊?”
“你居然也會來買書?”
“屁話,不然我來幹嘛?”看到海濤異樣的目光,我便湊近了低聲說,“我就是出來溜達的,正巧碰上了。”
看我們說起來沒完,藍語萱打斷道:“別聊了,要都是來買書的就進去吧。”
我怎麼能聽這個小丫頭髮號施令呢?所以一邊走,一邊跟海濤說:“我都打過電話了,約了明天。”
“行,話說你進來真要買書啊。”
“買毛啊,我買的書全賣了。”
可能是感受到了書店的氛圍吧,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時,就會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所以我在他們挑書期間,一直在看餘華老師的《活著》,這本書讓我頗有感觸,因為小時候睡覺前,總聽奶奶講些過去的事。
“古揚,你沒有要買的書嗎?”
“我進來才發現,兜比臉乾淨。”
“好吧,走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