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廠裡面的事情,也是門清。
國企裡面,最是沒有秘密了。
“行吧,那我過兩天就跟曹總聯絡一下,”
“幹嘛要過兩天?直接現在打過去啊!最好就是後面能夠拉幾個你信任的人,跟著一起過去,這樣子才能更快的開展工作。”
伴隨著林玲的這話,南山技術有限公司的一員大將,算是順利的到位了。
而與此同時,潘金興跟曹陽聊完之後,還提供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
北理工有一位研究變速箱的教授,是他的大學同學。
從德意志留學讀完博回來之後,雖然順利的晉升到了教授。
但是由於性格比較特別,跟領導和同事的關係一直都處的很一般。
聽說這段時間準備考慮接受亞琛工業大學的聘任,要離職了。
這種好事,曹陽怎麼可能錯過?
平常時候,要挖一個985大學的教授到自己的公司,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管這個人是因為什麼原因離職,他都可以接受。
只要技術過關就可以了。
雖然他也可以直接兌換變速箱的技術,但是有個知名大學的變速箱專家來擔任南山技術有限公司變速箱研究的負責人,可以幫他解決很多的問題。
並且南山想要長遠的發展,肯定也是需要自己的核心人才。
不可能什麼都靠曹陽的。
“你們對6AT和CVT都有研究?”
在魏公村路的一家咖啡館裡頭,曹陽見到了潘金興的同學紀華教授。
從潘金興那邊,曹陽已經對紀華的性格有了一些瞭解。
知道這是一個痴迷於技術,對人情世故不大感興趣的典型工科男。
哪怕是潘金興已經跟紀華打過電話了,對方也是不大相信南山的技術。
畢竟,作為國內車輛工程專業最好的幾所大學之一,紀華對於國內汽車變速箱的研究情況還是比較清楚的。
到現在為止,國內就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AT變速箱或者CVT變速箱,只能搞個不上不下的AMT變速箱出來。
甚至是MT變速箱,做的也是遠遠不如採埃孚、愛信這些國際巨頭。
現在曹陽跟他說南山對6AT和CVT都有研究,他是完全不信的。
“是的,理論研究已經展開了。”
“甚至實際的工作也已經在推進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