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02年的一季度,華夏衝壓裝置行業,可謂是哀鴻遍野。
南山和濟二這兩家華夏技術實力最雄厚的廠家跳出來挑戰舒勒這個全球老大,影響絕對不會是舒勒一家。
如果說舒勒和會田是第一梯隊,南山和濟二是第二梯隊,那麼灣灣金豐和現代威亞這些裝置廠家就算是第三梯隊的了。
至於國內的其他壓機廠家,就只能算是第四梯隊了。
在PRG和TRF壓機方面,南山的技術是一點也不比舒勒和會田差的。
特別是舒勒和會田在華夏售賣的壓機,還不是他們最先進的。
這麼一來,對方南山的時候,技術優勢就更加少了。
而濟二則是在TDM壓機方面獨領風騷,在TRF壓機方面,也有一些建樹。
現在連他們兩家都跟著玩起了價格戰,各個衝壓廠是開心了,但是友商就要吃不消了。
人家這完全就是後世網際網路的玩法。
先用低價把對手都給搞死了。
然後再換一個方法把價格漲上去。
到時候,自然不愁沒錢掙。
“部長,本部那邊同意了我們的降價方案了嗎?”
“如果還是不降價的話,那麼今年的業績肯定是要負增長了。”
劉文非很是著急。
這段時間,南山和濟二已經搶走了不少客戶的訂單。
會田哪怕是跟廣鍛合資了,也是沒有搶贏人家。
沒辦法,南山雖然是民營企業,但是人家今年1月份一口氣獲得了3個國家大獎,是國內民營企業的當紅炸子雞。
而濟二機床廠則是華夏十八羅漢廠裡頭表現最優秀的,更是受到了各種扶持。
這麼一來,廣鍛會田這種合資優勢,就一點都體現不出來了。
嶺南省也好,羊城市也好,怎麼可能因為這麼一家合資公司去打壓南山呢?
這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嘛。
大家又不傻。
“降價?”
“怎麼降?”
“按照南山和濟二的價格,我們直接就要虧本了。”
“合資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掙錢,如果不能掙錢,不管是廣鍛那邊,還是總部那邊,都是不能接受的。”
加藤一郎看問題倒是看得非常透徹。
任何一家合資公司,存在的意義都是給股東掙錢。
否則就沒有生存的必要了。
後世各個合資車企的地位為什麼總是不如各個集團的自主品牌?
哪怕是自主品牌連年虧損,合資車企貢獻了主要利潤。
甚至這些集團自主品牌還是靠著合資車企貢獻的,也沒有什麼用。
就像是西風乘用車,它的地位永遠比西風本田要高。
羊城傳祺受到的重視程度,也絕對比羊城本田和羊城豐田要高。
如今劉文非提議廣鍛會田生產的壓機產品大降價,要跟南山和濟二打價格戰,兩個股東怎麼可能會同意呢?
“那……那怎麼辦?”
“價格下不來,總部又不願意把最先進的壓機技術匯入進來,我們跟南山和濟二沒辦法競爭啊。”
“這樣子下去,合資公司不用兩年就會面臨破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