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科技的火箭從地球到達月球軌道,花費了差不多三天的時間。
不過到了月球軌道之後,火箭肯定不是直接一頭朝著月球表面飛行,而是開始展開繞月飛行。
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展開火箭跟環月軌道空間站、環月軌道衛星、星鏈衛星系統等進行各種通訊測試,確保隨時隨地都能實現流暢的通訊。
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因為月球和地球旋轉的原因,在一些時間段內是容易失去訊號。
在無人飛行的時候,這個問題可能還不是那麼的嚴重。
可是今後要載人飛行的時候,你的火箭失去訊號了,這可是很嚴重的事情。
一不小心,就出現意外了。
關鍵是出現意外的時候要是也沒有訊號,那麼就徹底的變為失聯了。
這肯定不是啟明星科技可以接受的情況。
在月球軌道上面繞月飛行了兩天之後,登月的啟明星9號MAX又進一步的配合環月軌道空間上展開了一系列的測試和模擬降落的場景測試。
還別說,這些測試挺花費時間的。
好在相關的一些畫面,隨時都能傳達回地球,並且有些內容是會選擇性的進行直播,倒是沒有讓華夏的吃瓜群眾太過於焦慮。
而就在這段測試的時間,歐洲航天局的人回去之後,北極熊那邊的交流團也過來了。
目前北極熊能夠利用的航天裝置,就只有國際空間站了,那還是給美利堅打下手一樣的方式存在。
這對於他們來說肯定是很難接受的。
雖然北極熊現在的經濟實力已經沒有辦法支撐他們去搞大規模的航天投資。
但是曾經的雄光,不允許他們完全被排除在各種主流的航天活動之中。
“曹總,我們聯合火箭航天公司願意拿出過去所有型號的航天發動機技術出來跟啟明星科技合作,但是我們希望將來能夠深度的參與到月球基地的專案之中。”
格羅京一上來就丟擲來了一個大專案。
之前雙方已經在一些火箭發動機方面展開了合作,甚至星艦飛船上面使用的發動機,有一部分技術就是參考了北極熊提供的內容。
但是北極熊的底子實在是太過於深厚了。
他們之前只是拿出來了一兩款發動機的資料,檔案室內還有大量的其他資料。
這一次一股腦的都拿出來,除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之外,最關鍵的就是他們也意識到了這些發動機技術要是還不拿出來利用一下,以後可能就慢慢的失去了利用價值。
到時候人家啟明星科技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方案可以使用,幹嘛還要跟你北極熊折騰?
論財力,北極熊那邊還比不上歐洲航天局呢。
所以格羅京就只能從技術方面著手了。
當初雖然是美利堅第一個實現了人類的登月,但是北極熊的技術水平其實也是不差的。
實際上,就在美利堅登月的那個時間段內,北極熊也是發射了一個飛行器到月球上面的。
只是飛行器實際上墜毀了,沒有發射成功。
但是嚴格說來,北極熊也是送上了一些東西到月球了。
後面沒有等太久,人家也順利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了。
說明北極熊在航天技術方面,其實不會比美利堅差太多。
現在人家願意把當年舉國之力支援下研發的各種發動機技術拿出來共享,誠意也算是很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