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掌握了這一部分的資源,把裝置加工組裝出來,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難度。
大部分的外資企業進入到華夏市場的時候,都只是把生產這個環節帶到了華夏。
研發方面人家都是不願意輕易的帶進來的。
這些年雖然有了不小的變化,比如大眾汽車和寶馬汽車都在華夏設立了研發中心,開始把車型的研發工作放在了華夏。
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廠家來說,他們還是不大願意這樣子做的。
“如果不願意針對華夏市場去做研發和生產的話,那麼我就建議總部全面降低對裝置銷售收益率的管控要求。”
“只要能不虧本,就可以考慮把裝置賣出去,保持我們的市場影響力。”
“否則的話,我們就會慢慢大的成為市場上的邊緣品牌了。”
徐大成雖然不是什麼頭鐵的人。
但是有些事情不說清楚,他覺得以後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特別是濟二機床廠全新的工廠要投產了,到時候產能大幅度的擴大,生產成本肯定也會有不小的下降。
為了讓自己的新工廠的產能可以利用起來,打價格戰幾乎就是必然的事情。
而這偏偏是徐大成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它們銷售的裝置,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收益了。
繼續降價的話,那就真的虧本掙吆喝了。
“如果華夏市場沒有辦法給總部帶來收益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會考慮全面的退出華夏市場。”
“徐,你也要考慮後今後的去處了。”
盧卡斯這麼一說,徐大成的臉色鉅變。
終於要走到這一天了嗎?
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結局啊。
在舒勒的日子,雖然有的時候被競爭對手打壓的比較難受,但是整體的收入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這一點很重要。
在舒勒,銷售人員雖然是有獎金的,但是大部分的收入都是在基本工資裡頭。
所以哪怕是獎金的係數不是很理想,整體的收入都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要不然徐大成估計早就幹不下去了。
“盧卡斯,總部已經在正式的考慮關停華夏分公司的事情了嗎?”
這種關係到自己前途的事情,徐大成還是非常積極的。
提前搞清楚情況,不管是自己採取什麼對策來應對,都能夠掌握一定的主動權。
“雖然還沒有最終的確定,但是如果沒有辦法盈利的話,那麼待在華夏市場就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盧卡斯知道華夏市場的情況已經今非昔比。
舒勒已經沒有什麼技術優勢了,成本優勢也沒有。
這種情況下,混不下去幾乎是遲早的事情。
許多東瀛的家電企業,這幾年陸陸續續的退出市場,其實情況也是差不多。
技術優勢沒有,成本優勢沒有,客戶自然不會選擇你。
客戶都拋棄你了,那自然就是到了你退場的時候了。
“到時候是會考慮裁員還是全面的退出市場?”
徐大成進一步的確認著後續的相關安排,不過盧卡斯並沒有給他什麼準確的答案。
而舒勒的情況,其實只是算華夏衝壓裝置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
同樣是生產衝壓裝置的會田壓機,就在濟二機床廠新工廠正式投產的那一天,正式的對外宣佈了關停的方案。
“劉桑,如果伱願意跟著我回東瀛的話,那麼我可以幫忙想辦法把你調回到總部上班。”
“否則的話就只能接受這一次的關停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