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將來特斯拉跟比亞迪之間有競爭關係,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這肯定就不是王福希望看到的場景了。
“王總說的有道理,現在我們華夏的車企想要進入到美利堅和歐洲市場,面臨著各種有形和無形的障礙。”
“但是海外的車企進入到華夏市場,除了設廠有50%的股比限制,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限制條款。”
“我們對它們敞開市場,但是對方卻是使出各種小手段,不讓我們進入它們的市場。”
“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吉利汽車的李蘇站出來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這些年,吉利也是一直都想要走國家化路線。
但是除了北極熊、南美等少數市場之外,吉利汽車在海外的表現並沒有達到李蘇的設想。
藉著這一次的機會,他覺得有必要把這個話題好好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該進來的,不該進來的,現在基本上都已經進來了。”
“再去考慮如何限制其他汽車品牌進入到華夏,似乎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朱正峰這一次沒有選擇隨大流,而是發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當然了,這個話題不是曹陽提出來的,所以有人反對也是很正常的。
“確實如此,現在再談限制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尹川也站出來表達了跟朱正峰差不多的意思。
長安汽車現在有長安福特、長安鈴木等合資車企,它們肯定是不適合站出來反對外資車企進入到華夏的。
其他幾家車企也都陸續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在制定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考慮僅限於華夏本土生產的新能源車才能享受補貼,進口的不能享受?”
眼看著自己提的限制方案估計要落空了,王福換了一個角度提出了一個新提議。
對於這個提議,大家的認識倒是比較一致。
很快的,眾人就一致同意要把這一個條款加入到後續更新發布的補貼政策裡頭。
緊接著,眾人紛紛積極的討論了其他一系列的話題。
可以說最終大家都對這個會議的成果非常的滿意。
而相關的一些內容,也很快就在汽車行業內部傳開了。
“陳總,那些汽車企業也太過分了吧?”
“我們搞網約車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幹嘛非要限制使用新能源車?”
劉玉琦是滴滴出行的運營總監,直接跟總經理兼任創始人陳偉彙報。
從汽車之家上面看到了相關的新聞之後,她就利用自己的關係找相關部門打聽了一下,發現傳聞居然很快就要變為現實了。
這對滴滴出行的影響肯定是比較大的。
按照現在的模式,不少私家車都可以快速的註冊成為滴滴出行的司機,從而開始接單。
這可以讓滴滴出行的註冊數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增加。
在跟投資機構融資的時候,使用者數量這個東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資料。
不客氣的說,使用者數量的規模和增加的速度,跟它們的估值息息相關。
要是按照現在的規定,今後所有的網約車都需要使用電動車,那麼這個新使用者的開拓速度一下就降下來了。
甚至因為這個規定,滴滴出行的估值可能直接就跌了幾成。
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大家的態度肯定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