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遠的將來,甚至可以修建空間站、月球基地之類的,讓啟明星成為全球高科技行業的模範。
“曹總您說的太對了,確實就是如此。”
“其實我們國內的服裝產業的技術水平,一點也不會比國外的差。”
“南山集團將來要是需要準備一些工服,也可以考慮交給我們海瀾之家來生產哦。”
鄒劍平看到不少人人都在等著跟曹陽交流,所以倒也是很識趣的沒有多佔用曹陽的時間。
簡單的寒暄了一下,順便給自己拉了拉訂單,就把曹陽讓給了其他人。
華夏臺那邊的記者,一看到曹陽有空,立馬就帶著長槍短炮擠了進來。
副臺長夏虹更是親自站在旁邊壓陣。
“曹總,請問啟明星9號成功發射,將第一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你有什麼感想?”
華夏臺的記者問問題,肯定是問的比較常規,不會搞一些稀奇古怪的內容。
“感想很多,想要感謝的人也很多,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大家辛苦了。”
“以後每個月大家都能看到啟明星9號成功發射的訊息,大家會慢慢習慣它的存在。”
“將來我們也會推出更多讓大家眼前一亮的新型火箭出來,給大家帶來驚喜。”
曹陽知道說多了也不可能全部都在新聞聯播那邊播放出來,倒不如精簡一點。
“很多人都關心啟明星9號可回收火箭的利用情況,請問下一次是會直接利用今天發射升空的火箭繼續執行發射任務嗎?”
“這個取決於後續我們的工程師團隊對火箭的確認結果,如果一切狀況良好,那麼會使用這一臺火箭繼續發射。”
曹陽倒是沒有把話給說死。
畢竟這個結果到底會怎麼樣,現在還真是不好說。
當然了,對於啟明星科技來說,不管是能夠立馬利用這臺回收的火箭,還是需要使用重新組裝的新火箭,其實都是非常大的成功了。
畢竟可回收這個概念,已經算是正式的落地了。
哪怕是這一次沒有辦法重複利用,把它當做展示用的產品,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有傳聞修建這麼一顆火箭的成本是要幾個億人民幣,但是如果能夠重複利用這些火箭的話,那麼平均到單次的發射成本可以降低到幾千萬,這個說法準確不?”
可回收利用火箭的最大優勢就是降低發射成本。
所以這個話題肯定也是沒有辦法輕易躲過去的。
曹陽對此也是有心理準備。
“這個也是要取決於可回收發射的次數。”
“按照我們的計劃,啟明星9號是需要重複利用10次以上,設計壽命是至少可以利用15次以上。”
“這種情況之下,單次的發射成本可以比常規的火箭發射降低一大截是必然的。”
曹陽沒有把話說死。
那些成本資料,肯定是不適合直接透露態度的。
所以他不會量化的去回答這個問題。
“目前啟明星9號執行的是發射星鏈衛星的任務,將來會承接其他的一些任務嗎?”
“這個取決於市場需求,所有可以執行的任務,都會成為可能。”
曹陽繼續跟記者交流了一會,就把趙思宇給拉了出來,自己跟著夏虹和錢俊峰等人溜出了控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