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東麗公司的歷史,它在1984年就研製出T800,成為全球最領先的存在。
但是之後的突破就一直很緩慢了。
可以說他們是躺在了功勞簿上,也可理解T800已經能夠滿足當時所有的高階需求了。
要不是南山碳纖維接連突破T700、T800、T1100的技術,它們的T1100估計還要過幾年才能研發出來。
“華夏臺在華夏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它們上面播放的新聞基本上都是真實可靠的。”
“碳纖維不像是其他東西,華夏沒有必要播放一個虛假的新聞來誤導誰,那樣子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好處。”
近藤太郎自然也是希望這個訊息是假的。
但是他知道這種僥倖心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越是高強度的碳纖維,對於絲束的細化要求就越高,對於缺陷的管控要求也越高。”
“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才在去年剛剛突破T1100碳纖維技術,到現在都還沒有正式開始大規模的生產,但是南山碳纖維卻是已經把T1200給搞出來,還說正在修建生產線進行大規模量產。”
“這個事情讓人很難理解啊,華夏人的技術水平什麼時候那麼高了?”
佐賀奴作為老一派的東瀛人,內心深處都是看不起華夏人的。
現在東麗的拳頭產品被華夏企業超越了,他的內心絕對是非常難受的。
最麻煩的是這種技術超越之後,東麗在短時間內沒有辦法追上。
至少佐賀奴覺得東麗在三年內不大可能搞出T1200來。
那樣局面就很被動了。
“南山碳纖維的出現確實是充滿了詭異,我懷疑他們應該是從哪裡獲得了一些絕密的技術資料,要不然不可能那麼快就有突破。”
“一直到T1100出現之前,我覺得華夏人都是利用我們或者是赫氏等企業的經驗進行發展的。”
“之後他們徹底的掌握了相關的裝置生產之後,才有了T1100和T1200的自主開發。”
“我聽說華夏的技術人員,有的時候也是很拼命的。”
“一天到晚都在實驗室裡頭待著,根本就不回家。”
近藤太郎覺得還是有必要給佐賀奴說明清楚實際情況,免得公司做了錯誤的判斷,到時候損失會更加的巨大。
東麗已經經不起這種折騰了。
“我們的研發人員難道就不拼命嗎?”
“有幾個人是晚上十點之前回到家的?”
佐賀奴的心情不好,忍不住懟了近藤太郎一句。
反正在等級森嚴的東瀛,上級打罵下級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是的,我們的員工也挺努力的。”
近藤太郎不敢反駁,只敢點頭表示認可。
其實他內心完全就不是這麼想的。
別看東瀛的那些員工普遍都是很晚才回到家,每天下班之後都要在公司加班好久才走。
但是這裡面的故事其實就不簡單了。
明明兩個小時就可以做完的事情,卻是花費七八個小時來做。
或者明明上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卻是到了下班的時候才拼命的在那裡表現。
這種努力,真的算努力嗎?
至於晚回家,那就更加有說道了。
東瀛的女人覺得自己老公回家太早,那是一種在公司不被重用,窩囊無能的表現。
所以東瀛的男人哪怕是下班了,也喜歡三五成群的找個地方吃東西喝酒,一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
許多人透過電視劇或者電影看到東瀛的那些人在小酒館裡頭就點一杯啤酒,然後一小碟毛豆或者其他小點心,然後就喝一晚上,覺得人家是不是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