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星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在業內是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來說,並不是很關心這個事情。
甚至就是汽車行業內的大部分人,對這個事情也都不是很關注。
也就是吉利那邊之前因為在星鏈專案上有一定的合作,所以李蘇才專門跟曹陽打了個電話。
“曹總,我覺得搞航空航天業務要想盈利,難度還是很高的。”
“最好就是能夠多找一些機構來投資,而不是單純的燒自己的錢。”
“現在南山集團是不差錢,可以支撐這部分的研發費用,但是以後發射火箭之類的,燒錢速度是很快的。”
按照之前李蘇跟曹陽的溝通,吉利會參與星鏈計劃。
而星鏈只是啟明星航空航天旗下航天事業部的一部分,所以哪怕是吉利一次性的出資了5個億,也只是佔據了啟明星5個點的股份。
這個股份要保持不下降,還需要不斷的往裡頭投錢才行。
要不然的話最終估計連2個點都保不住。
“航空航天這個領域太特別,國內的風投機構應該是很少涉及這一塊的業務。”
“各個企業要如何估值,估計那些人也還心中沒數。”
“不過首先需要的肯定是讓大家對啟明星有興趣,有了解,我們得想辦法提升一下啟明星的知名度才行。”
曹陽自然是理解李蘇的想法。
雖然航空航天搞好了肯定也能掙錢,但是風險比較高,過程比較長,確實是可以考慮引入一些機構的投資,燒一燒別人的錢。
不少人都想要投資南山集團,但是曹陽給開的口子很少。
並且哪怕是開口子,也不是面向所有的機構開。
現在拿啟明星航空航天出來作為試點,面向所有的機構來競爭。
到時候有些人就不能說南山集團總是喜歡吃獨食了。
當然了,航空航天業務比較特別,要是有一些特殊的機構參與其中的話,也能幫忙解決一些問題。
這方面的好處,也是毋庸置疑的。
“要提高知名度,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廣告,但是我覺得似乎又不是很適合啟明星。”
“要不乾脆我們兩個親自下場,在微博上去宣傳一下啟明星?”
李蘇知道吉利對啟明星的貢獻比較有限。
雖然他們在跑政策方面有優勢,但是南山集團也一點都不差。
這點優勢發揮不出來。
比錢就更加不用說了,吉利每年掙的錢連南山集團的零頭都不到。
所以他也是很想著能不能幫啟明星做點事情,表示一下自己的態度。
“其實要把啟明星的知名度搞起來,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主意。”
“不過到時候要跟大疆那邊溝通一下,看看它們能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搞宣傳,曹陽絕對是專業的。
啟明星的三大業務,除了無人機業務之外,其他兩塊還沒有量產的東西拿出來宣傳。
但是無人機這一塊就不同了。
到時候把雙尾蠍無人機和大疆無人機一起拿出來炫一把,絕對是可以吸引人眼球。
甚至它連炫的方式都已經想好了。
“曹總你已經有方案啦?”
“需不需要我這裡幫什麼忙?”
李蘇還真是有點好奇曹陽會搞出什麼方案出來。
不過,曹陽卻是難得的賣了一個關子。
至於幫忙,暫時也是不需要吉利幫什麼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