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前後,可以說是資訊化時代的一個分界點。
在這之前,雖然有網際網路,有手機,但是這些東西對生活的影響,還不算特別的大。
而伴隨著智慧手機的出現,3G網路的普及以及4G在國外開始使用,大家的生活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手機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都迎來了巨大的變化。
之前就已經傳出了諾基亞要把手機業務賣給微軟的訊息,不過雙方一直都沒有正式的官宣。
而在2011年的最後一個月,正當大家都已經慢慢的忽視諾基亞的存在的時候,它們卻是又一次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當中。
諾基亞和微軟一起開了一個聯合釋出會,正式宣佈把手機業務賣給了微軟。
雖然這個訊息之前大家都有準備,但是當交易正真的完成的時候,不少人還是很有感觸。
作為諾基亞的總裁,斯蒂芬埃洛普在釋出會上說道:“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輸了。”
這句話被許多媒體當成了頭版頭條的標題,極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全世界。
跟這個收購案有關係的各路廠家,自然也都是紛紛討論著這個事情對自己的影響。
……
“微軟最大的對手就是我們,這一次他們把諾基亞的手機業務給收購了,今後估計想要跟我們進一步的競爭。”
這個時候,王子鳴自然也是想刷一下存在感,專門趁著飛回總部開會的時候,跟庫卡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你說的沒錯,微軟的頭號競爭對手就是我們,但是跟我們的營收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微軟如果要追平營收必須要進行資本運作,諾基亞的價格適中,正好能夠完成微軟對營業額的需求。”
庫卡對蘋果的微軟的目的倒是看的很透徹。
美利堅的那些大型科技公司之間,其實競爭也是很激烈的。
別看人家幕後的股東可能搞來搞去都是同一幫人,或者有許多交集,但是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激烈競爭。
像是微軟和蘋果,蘋果和高通,高通和英特爾,英特爾和AMD……
這之間的各種衝突和矛盾,說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當然了,華夏這邊的情況其實也是差不多。
“微軟的軟體業務發展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90%的佔有率讓微軟的軟體業務增長緩慢,微軟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它們有自己的手機系統,現在又有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將來在美利堅市場很可能會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王子鳴的這個擔心,放在這個時候還是挺有道理的。
畢竟對方是微軟啊。
要是曹陽聽到了他們兩者之間的對話的話,估計就完全不當一回事了。
畢竟後世大家都知道微軟所有的收購案當中,收購諾基亞的這一次是最失敗的。
也就是微軟的血夠厚,怎麼折騰都不怕。
要是換一家公司,估計就要傷筋動骨了。
“我們的優勢,不是微軟那麼容易就追上來的。”
“反倒是三星在美利堅的市場份額不斷地擴大,我們得想辦法加大打壓的力度。”
在庫卡眼中,三星手機的威脅顯然是比微軟要大。
之前諾基亞折騰了那麼多的動作也都沒有挽救自己的命運,微軟接過去就能那麼簡單嗎?
不可能啊!
但是三星就不一樣了。
三星在剛剛釋出了Galaxy S智慧手機,在智慧手機市場掀起了新的戰役的時候,蘋果就注意到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