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產業有多重要,華夏不是不知道。
2000年以來,華夏不斷提升半導體行業的戰略地位,透過各種政策持續大力扶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2000年,政務院釋出《鼓勵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國內積體電路行業首次提出稅收優惠。
2006年,政務院釋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正式提出 01專項和02專項的概念,這個專項就是圍繞著半導體產業而去。
其中01專項的目標是到 2020年,我國在高階通用晶片、基礎軟體和核心電子器件領域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研發與創新體系,並在全球電子資訊科技與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02專項的目標在“十一五”期間,也就是2006-2010年,重點實現 90奈米制造裝備產品化,若干關鍵技術和零部件國產化。
研究開發出 65奈米制造裝備樣機,突破 45奈米以下若干關鍵技術。
“十二五”期間,也就是2011-2015年,重點實施的內容和目標包括:重點進行 4522奈米關鍵製造裝備攻關,開發 3222奈米 CMOS工藝、9065奈米特色工藝,開展 2214奈米前瞻性研究,形成 6545奈米裝備、材料、工藝配套能力及積體電路製造產業鏈,進一步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裝備和材料佔國內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 10%和 20%,開拓國際市場。
可以說這個規劃是非常好的。
奈何國內和國際的差距太大,所以很多時候也是有心無力。
如果不是有南山裝置的話,這些目標顯然都是實現不了的。
今年就是2010年,算是02專項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
但是別說45奈米的關鍵技術了,就是65奈米的製造裝備樣機,也是搞不定的。
頂多就是90奈米制造裝備產品有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距離市場份額達到10%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如今南山裝置突然冒了出來,直接就把65奈米的製造裝備給量產了,並且按照論文的說法,就是用在45奈米一下的陳赫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對華夏來說,意義可就非常不一樣了。
到時候整體目標能不能達成,基本上就只能看南山裝置的了。
所以這個資訊傳開之後,立馬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巨大震動。
“阿陽,我大伯讓我私底下問一問你,那些傳聞有幾分真實?”
“我們南山裝置是不是真的已經在量產生產65奈米的光刻機等相關裝置?”
方思思這段時間已經比較少去關注工作上的事情,而是安心的開始養胎。
不過這一次的事情顯然影響比較大,所以她也是不可能什麼都不管。
畢竟自家大伯的電話都打過來了。
“我們第一階段主要做的是車規級晶片,65奈米的技術就已經可以完全滿足現階段所有的車規級晶片的生產需求了。”
“所以我們對外公佈的是掌握了65奈米的生產裝置技術。”
“下一步我們的重心會放在榮耀手機的各種晶片上面,到時候我們就會量產45奈米以內的相關裝置。”
“當然了,理論上我們的這套光刻機今後慢慢的升級之後,就是14奈米的工藝,也是可以搞定的。”
“不過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完成。”
曹陽自然是不可能直接讓南山裝置把14奈米,甚至還是7奈米的生產裝置給搞出來。
那樣子太誇張了。
畢竟連行業巨頭英特爾都沒有搞定的技術,突然出現在一家華夏公司裡頭,肯定會引起跟方面的覬覦。
到時候對南山集團來說,不見得就是好事。
倒不如先搞南山半導體需要的65奈米的裝置,然後再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往前發展。
反正對於華夏來說,只要能夠搞定65奈米的裝置,那麼其實已經可以滿足八成以上的晶片需求了。
這背後代表的含義,可是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