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就是去了科學與自然這樣子的頂級期刊上發表了論文,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他乾脆來了一個返璞歸真,直接在嶺南理工大學校刊上釋出了南山裝置的光刻機上涉及的光學系統的文章。
按照他的預測,這篇論文的出現,比什麼廣告投放都要來的有效果。
到時候南山裝置的光刻機的知名度,必定是天下聞名。
這也不枉他安排人員專門撰寫了這麼一篇特別的論文。
只是他沒想到這篇論文引起的震撼,比他想象的要大很多。
特別是透過各種訊息渠道匯總出去的情況證明南山裝置真的研究出了先進的光刻機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皮特,我建議你好好的看一看這一篇論文。”
一大早,阿斯麥的執行長克里斯托弗就扔了一份檔案給到研發副總裁皮特。
搞的後者一臉迷糊。
“《一種光刻機上用的光學系統的設計及應用》?”
皮特快速的翻了翻這份檔案,知道這是一篇介紹光學系統的論文。
不過,阿斯麥又不搞基礎研究,他們是企業,對於論文這種東西的重視程度並不是很高。
這玩意又不能掙錢!
只要聲望……
阿斯麥在光刻機領域,已經獲得了最高的聲望,不需要論文的加持了!
“咦?”
皮特是專業人士,博士期間研究的就是光學,所以只是簡單的翻閱了一下,就發現這篇論文裡頭介紹的光學系統跟自己之前見到的很不一樣。
不說其他的具體細節,單單看一些示意圖,就可以發現體積上有巨大的差距。
這種光學系統是幹什麼用的?
難道是某個國家的大型實驗室裡頭為研究粒子搞的大型裝置?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克里斯托弗就沒有理由讓自己去看了。
懷著一絲好奇,皮特重新從頭看了起來。
這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
看了第一遍之後看第二遍,再看第三遍!
雖然覺得論文裡頭寫的東西很離譜,但是找來找去,皮特居然沒有找到什麼明顯的漏洞。
這就意味著這套光學系統,理論上是可行的?
光刻機還能這樣子造?
到時候那都不是光刻機,是小型的光刻廠了吧?
阿斯麥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分佈在全球各地,像是這種光刻廠,顯然是不大適合他們的。
但是其他的一些廠家的話……
想到這裡,皮特有了一絲危機感。
“這個 YANG CAO是個華夏人?”
“我怎麼覺得似乎有點耳熟,難道是華清大學或者京都大學的知名教授?”
皮特放下手中的檔案,開始跟克里斯托弗交談了起來。
“他是華夏最大的民營企業的老闆,是我們曾經的客戶。”
“他們在魔都的工廠有使用我們的光刻機,當時還是2008年年底的時候買的英特爾退訂的裝置。”
“在他的集團還有一家叫做南山裝置的企業,據說現在已經研究出了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