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新聞的,最喜歡的就是有噱頭的內容。
曹陽那麼一問,訪談室角落坐著的何玲就開心了。
【星辰汽車意欲挖角保時捷設計總監】
【大師間的惺惺相惜,星辰 VS保時捷】
【國內車企接洽保時捷設計總監,想要挖牆腳?】
……
何玲心中,一下就冒出來了好幾個標題。
這些標題之下的內容,不管她怎麼去編寫,網友肯定是很感興趣的。
“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到時候葉落歸根,肯定會回來看看的。”
賴平很聰明。
他自然能夠意識到曹陽的這個問話裡頭有坑。
不過他很是巧妙的避過了。
哪怕是保時捷的CEO聽到了這個回答,也不會對賴平有什麼意見。
事實上,在保時捷董事局主席沃爾夫岡的眼中,設計總監的重要性也許比CEO還要高上幾分呢。
這大概也是賴平今天敢來參加汽車之家訪談的底氣所在。
“賴總,您覺得華夏的汽車設計,整體水平要怎麼樣才能快速的追上國際水平呢?”
伍顏作為主持人,也是感受到了剛剛那個話題的微妙。
所以很是及時的丟擲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坦白的說,國內的汽車設計師,除了曹總之外,我暫時還沒有發現哪個是讓人高看一眼的。”
“這幾年,華夏自主品牌的暢銷車型,就沒有一款是自己設計的。”
“我不是說他們就全部抄襲了,但99%都是借鑑,只有1%是原創,實在是跟創新不搭邊。”
“搞汽車設計,如果沒有創新精神,是不可能有好的產品出來的。”
“當然了,現在這個情況也算是正常的。”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汽車行業,最開始發展的時候都難免會碰到華夏現在差不多的情況。”
“東瀛也好,高麗也好,他們這些汽車行業的後起之秀,剛開始的時候的做法,不見得就比華夏自主品牌要高到哪裡去。”
“但是怕就怕有些車企嘗試到了這種甜頭之後,不思進取,一直都靠著借鑑其他車企,想要走捷徑。”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哪怕是再過十年,設計水平也不會有什麼進步。”
“當然了,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車企在剛開始掙到了第一桶金之後,會在自主研發上下更多的功夫,會投入一些資源到自主設計上面去。”
“其實在我看來,汽車設計的門檻其實沒有那麼的高。”
“很多時候就是設計師的一個創意或者靈感的事情,成本花費其實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
賴平顯然還是希望華夏的自主品牌能夠投入一些資源去搞設計的。
他畢竟也是一個華人,希望有更多的華人設計師能夠在汽車行業出人頭地。
這樣子不僅不會影響他的地位,反而還能進一步的提高他的知名度。
“賴總說的非常有道理,我很贊同。”
曹陽今天不是來找賴平麻煩的。
人家那麼給面子的過來參加訪談,曹陽自然也是要捧一捧。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沒錢沒技術,找一些成功的車型借鑑一下,這是各行各業都很常見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好避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