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來,動靜也比較小,投資也比較小,還能比較靈活的進行調整。”
財務部部長董勝男在旁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造車,她是支援的。
不過能夠少投資,最好就是少投資,要不然財務上的壓力就會增大。
“我覺得董部長的提議也有道理。”
“先透過簡單的試作生產線來積累一下相關的經驗,後面再修建專門的整車工廠。”
“這樣子也許是一個最適合我們集團的方案。”
不等其他人繼續發表意見,曹陽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南山集團造汽車,一開始的定位比較高階。
這注定了開局的銷量不會特別的理想。
哪怕是他有一些招數就推廣,也不可能把五六十萬甚至更貴的車型,搞到月銷上萬去。
這麼一來,小投入,滾動發展,就是一條很適合的道路了。
同是一個城市的羊城本田,當初就是靠著類似的理念,快速發展起來的。
“還有一個問題也需要考慮,就是我們要不要自己生產四門兩蓋這些大型衝壓件,這關係到了我們自己要不要投衝壓車間的問題。”
“我個人是提議可以讓羊城華強廠來旁邊投資修建一條大型的衝壓生產線和熱衝壓生產線,正好給我們的車型提供四門兩蓋和車身骨骼零件的配套。”
蘇明星作為採購部部長,自然是要對南山自己不能生產的零件負責。
到底哪些零件自己生產,哪些零件從外面採購,這肯定是還需要繼續討論。
但像是四門兩蓋這些大型的覆蓋件,就需要提前考慮清楚才行。
比較投資大噸位的衝壓裝置,工廠和裝置的準備週期都是相對比較長的。
他可不想看到集團的造車專案,到時候在這裡掉鏈子了。
“這個方向沒問題,你可以跟華強廠的郭總先聊一聊,看看對方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大型衝壓件關係到了車身的外觀,算是比較重要的。
正常來說,肯定是要自己生產。
但是羊城華強廠也算是南山的關聯企業,有三成的股份是南山的。
所以把訂單交給他們來做,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這個零件,最難的是在模具設計上面。
只要裝置投下去了,模具到位了,生產起來反倒是沒有那麼難了。
“還有一個問題,雖然我們現在能夠生產動力總成,車身和底盤上面的不少零件也能生產。”
“但是要組裝成一臺車,還是需要從外面採購大量的零件,需要接納至少一百家的新供應商才有可能把整車完整的生產出來。”
“那麼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邏輯去選擇這些供應商,也是需要公司內部有一個大方向。”
蘇明星最關心的肯定是自己負責的業務。
供應商的選擇,是一個相對敏感的話題。
他自然是希望明確了一個大方向之後,再去推進。
“這個很簡單,看看行業內都用誰,我們就暫時先用誰,以後再匯入更多的廠家去競爭就是了。”
“核心零部件,基本上都是以南山汽車零部件生產為主,其他的零件大部分都是技術含量相對沒有那麼高的,在國內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廠家來生產的。”
“大原則就是不用從國外進口零件,甚至連材料都儘可能的不要從國外採購。”
雖然一個穩定的供應鏈對於主機廠來說非常的重要,但是南山已經能夠自產變速箱和發動機,以及車身上一些核心的零部件,這個時候繼續匯入一些供應商補充完善整個供應鏈,難度就一點也不高了。
一部分的零件,完全可以交給現有的供應商去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