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於立新
臨床診斷:衝動型人格障礙
看完這個單子之後,我就上網查了衝動型人格障礙意味著什麼:
衝動型人格障礙的產生是源於無意識的本能衝動,這種行為會使某個人的緊張情緒得到釋放,從而產生輕鬆感和愉悅感,一旦出現自我控制失效,這種行為就會發生。同時具有這種人格的人會因為微笑的精神刺激而爆發非常強烈的爆裂程度,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和財產損失。
“小楊,有個女的說要找你。”
這個時候是誰來這兒找我?我向警局門外走去,門口站著的這個人是方晗(方吟的姐姐)
“您好,我是上次跟您聯絡過的方吟的姐姐,我剛處理完我妹妹的後事,我想來找您說些事情,不知道會不會對你們找到兇手有所幫助。”
我終於等到她來找我,因為作為方吟的姐姐,她能知道更多有關方吟的事,這樣我們這個案子就能有更快的進展,因為透過死者的社會關係我們總可以知道些蛛絲馬跡,這些對於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我們之所以這幾天沒有去調查方吟的這些事情,一方面是因為:在方吟被害後沒幾天我們就接到了於立新這件事情,另一方面,因為過年,我們能找的人基本上都找過了,告訴我們的線索基本都是無關緊要的,剩下的人都因為過年奔赴在不同的地方,我們找起來難度又都加大了一層,所以我們斟酌過後還是選擇了在聯絡方吟在本地的社會關係的同時等他的姐姐,也就是方晗處理完後事之後來警局,告訴我們更詳細的事情,畢竟這可以讓我們省去好多時間和人力。
方晗的到來無疑讓我們眾人都鬆了口氣,至少方吟被害的這件事情多多少少都可以有些進展。
“終於等到你了。”我說道。
“實在不好意思。”
“您先進來坐吧。”
方晗口中的方吟似乎一點都不快樂
方吟的父母在她們兩姐妹還在讀高中的時候就選擇了離婚,而且離婚後不久便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夫妻二人對他們姐妹倆也基本上屬於不管不顧的狀態,甚至後來他們徹底和自己的父母沒了聯絡,那時候的方晗也剛好考上大學,由於還要支付妹妹以及自己上學的學費,她無時無刻不在兼職,到了大二那一年他選擇了退學,一方面是因為她經常出去兼職浪費了太多上課時間,因此他開始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進度,以及她兼職的錢根本不夠自己和妹妹方吟兩個人的學費,當時擺在她眼前的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她退學,要麼方吟退學。當然很明顯她選擇了前者,只是那時候的她自己也才只有二十歲。
方晗說她只希望自己的放棄能讓方吟有個比自己好一點的未來,畢竟她還在上高中,她未來的路還有很長,而自己已經比她這個妹妹多看過幾年的世界了。
他們倆的父母從小就對他們“陰陽怪氣”他們犯一點小錯,就會說為什麼要生出他們兩個累贅,因此導致方吟從小就是一個很內向的性格,不怎麼跟別人講話,總是喜歡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有一次被車撞了之後回家都不敢跟父母講,因為她怕迎來的會是自己母親的責怪,她偶爾會對方晗說些自己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但更多的時候和方晗也不會有太多的溝通。
後來方吟考上了大學,他也開始自己兼職掙學費,方晗說那一瞬間自己的壓力其實減輕了很多。
上了大學的方吟才開始有所改變,開始和方晗說些大學裡面發生的事,而方吟也順利考上了成人大學,她說她要是不上大學總覺得自己的人生有點遺憾。
“方吟在上大學的時候有過一個男朋友,他叫於立新。”
“什麼!叫什麼!於立新!”
我從坐的椅子上彈起來十分震驚的問到,由於我的聲音太大,連在辦公室的張凱都聽到了,他也從辦公室衝了出來,說到:“小楊,於立新怎麼了!你這麼大聲。”
不對,是辦公室處理於立新分屍案的所有人聽到我的話之後都統統朝我看了過來。
一時間我竟然不知道是應該回答張凱的問題,還是說些什麼回應大家的目光。
“對,她在大二的時候交過一個男朋友叫於立新,楊警官你為什麼會這麼震驚。”好在方晗接著回答了我的問題,這個時候張凱以及其他幾個同事也都站在了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