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近的天氣以晴為主,氣溫穩步回升,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連帶心情都好了不少。
今天又是一個好天氣,左丹莎起的也早,她今天要去一趟城北,給鍾宸和裴雲滄取定製的西裝。
這是左丹莎第一次給兄弟倆定製同款西裝,準備留在裴家戲樓開張那天給兄弟倆穿,尺碼是上次裴雲滄到老宅的時候一起量的,還是她親手量的。
左丹莎親手給兄弟倆量過尺寸,才知道這倆孩子身高沒差不多,身材也沒差多少。
一個因為身體不好,長年孱弱,身子骨單薄。
一個長年練功,吃多少消耗多少,長身體的時候可能營養都跟不上,身上是一點兒多餘的肉都沒有。
左丹莎最近還在找補身體的單方,計劃著給兄弟倆好好補補!
“等咱們取了西裝,再去一趟懷陽嶺,王太太跟我說,那裡有個姓孫的老中醫,祖上是宮廷御醫,懂藥膳,咱們去問問。”
“出了城以後,到懷陽嶺的路是土路和山路,我怕您到時候暈車,不如我先把您送回去,然後把老中醫接到家裡?”司機老朱說道。
“不行,藥膳不能瞎吃,我得先試試這個老中醫靠不靠譜,真靠譜了再把他接到家裡給阿宸和阿滄切脈開方。”
“我怕您身體吃不消。”
左丹莎哈哈笑了:“破土路真把我晃盪暈車了,正好讓我試試那位老中醫的醫術!對了,我試藥膳這事兒先別跟阿宸和阿滄說,這倆孩子都忙,別讓他們操心我。”
“您真是用心良苦。”
“你知道的,阿宸從小身體不好,阿滄小時候也吃過苦,我這輩子沒啥別的盼頭,只盼著我家孩子都能健健康康,都別走在我前頭,讓我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我以前最怕發生的事情啊。”
左丹莎提到以前,免不得有些絮絮叨叨。
司機老朱在鍾家當了二十年的司機,見證了鍾宸的成長和左丹莎的操勞,知道左丹莎的不易,更懂得在左丹莎絮叨的時候如何當一個好聽眾。
當然,司機老朱沒有大意,依舊仔細的觀察著路況,當他第三次在後視鏡裡看到那輛灰色的麵包車時,不由得多看一眼,記下了這輛車的車牌。
路上面包車多,長的又基本一樣,唯有車牌能做分辨。
司機老朱拐過下一個路口,到了陳氏裁縫鋪。
這家裁縫鋪名字叫的不響亮,老闆卻是個鼎鼎有名的人,能找到這裡定製服裝的客人,也都是講究人。
司機老朱把車子停好,送左丹莎進裁縫鋪,自己在外面等。
他特意觀察了一眼,沒再看到那輛麵包車,方才的疑心便解除了。
“大概只是同路吧!”
司機老朱抽完手裡的煙,等身上的味兒也散了,才回到車裡繼續等。
左丹莎很快就出來了,裁縫鋪的老闆帶著員工,親自把她和衣服送到車上,嘴上還說著客套話。
“我把您的工期提一提,保證在您需要的時候把衣服給您做出來!”
“提工期要緊,但做工不能馬虎,我家孩子可不受這個委屈,做的不好,我可會生氣!”
“您放心,我親自盯著!”
左丹莎這才滿意的關上車窗,對司機老朱說:“走吧,咱們去懷陽嶺。”
司機老朱發動車子,平穩起步,開上主路以後才開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