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水小區這邊沒有調查到太多有用的線索,許琅他們只好從其他的方面入手。
調查秦奮的社會關係。
根據秦友奇他們的說法,警方在調查秦奮社會關係的時候,發現秦奮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或者說,他壓根就沒有社會關係,就像是一個活在真空當中的人,唯一跟他有接觸的人,除了他上學時候的同學和老師,也只有他在綠水小區居住時,經常給他送餐的工作人員了,除此之外,秦奮的社會關係幾乎是一張白紙。
綠水小區這邊沒有線索,許琅決定去調查秦奮以前的同學和老師,看看他們怎麼看待秦奮。
想法是好的,可惜,現實卻十分的打臉。
當警方找到秦奮的同學和老師之後,絕大多數人都對秦奮沒有什麼印象,就算有印象,也只有兩個字,懶惰。
不過,警方在調查的時候,還是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當警方問起秦
奮這個人的時候,他們第一句話就是:“哦,秦奮啊,他是我們學校的天才,也是我們學校的驕傲。”
剛開始,警方聽到這樣的說法,也感到很奇怪,但是,一番詢問下來,這才得知一個真相,他們口中說的秦奮不是死者秦奮,而是秦奮的弟弟小秦奮。
小秦奮從小學到高中都是一路保送的,這對於學校老師還是他的同學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對於死者秦奮,沒有人有太多的印象。
死者秦奮和他弟弟小秦奮就讀的小學和初中,都是同一所學校,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秦友奇故意這麼安排的。
調查到了這裡,一切徹底的陷入了僵局當中。
屍檢報告顯示,秦奮是死於意外,而秦奮是一個與外界隔離的人,沒有複雜的社會關係,他的關係網簡單到不能在簡單了,可是,孫文耀的出現,還有604室房間裡的留言,都讓這起看起來在簡單不過的案件,變得複雜起來。
604室客廳牆壁上的紅色留言,樊陽把留言的痕跡進行了取樣,送到技術科進行比對分析,發現那紅色的液體,確實是血跡,但是,不是動物的血,而是人血,把牆上的人血跟秦奮的血樣進行比對,發現,牆上的人血不是秦奮本人的,但是,跟秦奮的DNA吻合度很高,也就是說,牆上的血跡不是秦奮本人的,卻跟秦奮有著血緣關係,很可能是其家人的。
秦奮的家人不多,父親秦友奇,母親喬麗娜,弟弟秦奮。
在這個意外的結果出現之後,警方立即找到了秦友奇和喬麗娜,採集了他們的血液樣本,進行了比對分析。
結果很快出來了,牆上的血跡不是秦友奇的,也不是喬麗娜的,但是,卻跟他們DNA有著很大的相似度,也就是說,這份血跡很可能是他們第二個兒子小秦奮的。
於是,許琅他們立即詢問了小秦奮的情況。
根據秦友奇他們說,小秦奮才上高一,現在是十一假期,因為秦奮出事兒了,而他並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同名同姓的哥哥,在秦友奇夫妻趕到城東區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告訴小秦奮這件事,只是說,他們要到城東區辦點事兒,讓小秦奮留在家裡而已。
許琅讓秦友奇聯絡小秦奮,讓他到城東區來一趟,然而,在秦友奇聯絡小秦奮的時候,卻出現了意外的情況。
他們聯絡不上小秦奮了。
這個意外的出現,讓原本就複雜的案件再次出現了新的變故,於是,許琅他們決定親自去一趟城西區,找到小秦奮。
在秦友奇夫妻的帶領下,他們回到了城西區的家,敲門,沒有人應答,而當他們拿鑰匙開啟門之後,發現小秦奮根本不在家,而他的臥室裡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但是,根據喬麗娜的說辭,小秦奮的房間裡,少了一些衣服,這些衣服都是他平時穿戴的。
秦友奇以為小秦奮是去了工廠,因為,小秦奮經常趁著放假的時間去工廠鍛鍊自己,於是,許琅他們一行人趕到了工廠,然而,結果卻是,小秦奮根本沒有來工廠,而秦友奇又聯絡了他的一些好朋友,還有小秦奮的同學和老師,得到的結果都是,小秦奮沒有去找他們,他們也不知道小秦奮現在在哪。
事情到了這裡,一個事實擺在了所有人面前,小秦奮失蹤了,於是,疑點就接二連三的出現了。
第一,小秦奮為什麼在哥哥死亡之後,突然失蹤了?他去了哪裡?要做什麼?
第二,604室房間牆壁上的血跡,不是秦奮的,也不是他們父母的,那麼,很可能是小秦奮的,如果真的是小秦奮的,那麼,小秦奮的血跡怎麼會出現在604室?
第三,秦友奇口口聲聲說小秦奮不知道自己有一個同名同姓的哥哥,難道他真的一無所知嗎?畢竟,小秦奮現在已經16歲了,已經懂事了,他應該有所察覺才對。
不管現在小秦奮為什麼失蹤,警方現在要做的只有兩件事。
第一,找到小秦奮,看看他到底去了哪裡。
第二,採集到小秦奮的DNA樣本,跟604室牆壁上的血跡進行比對分析,確定血跡是不是小秦奮本人的。
尤其是第二件事,只有弄清楚這個問題,才能確定小秦奮和他哥哥的死到底有沒有關係,從而確定,小秦奮的突然失蹤是不是和這起案子有關係。
案件到了這一步,最受打擊的就是秦友奇夫妻了,大兒子死了,雖然他是一個異常懶惰的人,這些年,他們都刻意的去忽略,忘記他的存在,可是,秦奮畢竟是他們的兒子,現在,他死了,他們不可能真的一點兒都不傷心,而大兒子死了,小兒子突然失蹤,這讓他們徹底的慌亂起來,也焦急起來,案件到此也徹底的變得複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