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可能使本質上是道德的或純潔的行為變為犯罪行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為又變成純潔的行為一樣。雪萊
案件偵破了,犯罪嫌疑人也受到了相應的法律審判,還給了受害者及其家屬一個公道,按理說,許琅他們作為主要的刑偵人員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可是,無論是cy小組的成員,還是刑偵二隊的人,都無法真正的感到高興,儘管這一系列的案子,死的並不是很多,只有五個而已,當然,許琅他們身為警察,自然是不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死去,但是,和以往他們偵辦的很多案件相比,這一系列的案子當中的死者確實很少,除了張晉中,孫啟航和錢勝男之外,剩餘的沈凱文和羅權,一個是選擇了自殺,還有一個是在面臨逮捕的時候,負隅頑抗,最後被賴邳擊斃。
張晉中是個好人嗎答案是否定的,從他的個人履歷來看,他完全稱不上是一個好人,但也稱不上一個壞人,無論是他幫助那些有錢人打官司也好,還是收取高額的費用也罷,從一個專業的律師的角度來看,張晉中的業務能力是很強的,辯護能力也不賴,從有那麼多人找他幫忙辯護打官司,就可見一斑了,但是,張晉中是一個好律師嗎也不見得,他只是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律師而已,卻不見得是一個好律師,從職業道德來講,張晉中為了當事人盡心盡力的辯護,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他是盡職盡責的,可是,他在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時候,卻傷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從孫啟航案件就可以看出,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看,張晉中是個徹頭徹尾的壞人,他為了錢,可以出賣自己的信仰,出賣自己的良心,出賣自己的道德底線,當他每一次站在被告人的辯護律師的座位上的時候,他都要承受很多的壓力,這些壓力來自原告方,來自受害者極其家屬,還有社會上,當然還有公檢法的公務人員。
張晉中很清楚,他這麼做將要面臨的是什麼,但是,為了名利,他甘願付出這些無形的代價。
是的,張晉中從事律師行業多年,打贏和打輸的官司不在少數,可是,該拿的錢,該獲取的報酬,他一分錢都沒少拿,然而,到了最後,他又剩下什麼呢每天除了在律師事務所忙碌,查閱卷宗,和那些當事人還有受害者見面之外,他其實是很孤獨的,住著豪宅,銀行賬戶內有大筆的存款,可是,他沒有知心的朋友,沒有妻子親人的陪伴,他始終是孤獨的一個人。
許琅不知道張晉中在臨死前的時候,他最後想到的是什麼,他是否曾經後悔選擇這麼做,沒有人知道,而當他遇害之後,他的前妻卻拒絕回國處理他的後事兒,而他的親人也拒絕處理他的後事兒,在網路上,在生活當中,很多張晉中幫助過的人,還有他曾經無形當中傷害過的人,在張晉中死後,要麼選擇了冷眼旁觀,要麼就是如釋重負,要麼就是謾罵和詛咒,覺得像張晉中這樣的人早就該死了,正如李昭菁曾經說過的一般,張晉中其實比那些窮兇極惡的兇手還要可恨,那些犯罪分子殺人至少還見血,而張晉中是殺人不見血,而且看起來還十分的合法合規,至於那些和張晉中一樣從事律師行業的同行,在看到張晉中的結局之後,都集體的選擇了沉默,沒有人站出來幫其辯解。
在律師行業當中,像張晉中這樣的律師其實不止他一個,還有很多律師選擇這麼做,只是,他們沒有被曝光出來而已,許琅相信,張晉中不是第一個選擇這麼做的律師,肯定也不是最後一個選擇這麼做的律師,許琅只是希望,張晉中的律師同行們,在看到張晉中的結局之後,能夠有所警醒。
同樣是律師的沈凱文,選擇了和張晉中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從事律師行業十餘年,打過的官司不在少數,從調查他的資料檔案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這些年裡,沈凱文幫助了很多弱勢群體,幫助了那些請不起律師幫忙辯護的人,他四處奔波,幫助這些受害者爭取和維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可以說,沈凱文是個好人,至少他是一個有良心的律師,然而,當他在走上犯罪的道路的時候,當他選擇在法院門口,眾目睽睽之下,引火自焚的時候,很多人選擇了冷眼旁觀,至於他曾經幫助過的很多人,在案件結束之後,都沒有來看望過他,包括他的葬禮舉行的時候,來的人還是很少,除了一部分曾經被沈凱文幫助過的人之外,只有他的妻子和親屬而已。
沈凱文為了受害者發聲,為了弱勢群體發聲,維護了公平和正義,這一點兒,沈凱文作為一個律師,他是對的,也做的很好,同時也是值得鼓勵和發揚的,可是,當他從一個法律的守護者變成一個法律的破壞者的時候,他的破壞力遠遠要比張晉中這樣的人要嚴重很多。
人們常說,當一個好人不在是好人,變成壞人的時候,肯定是這個社會出現了問題,犯罪的道路寬廣而平坦,正義的道路狹小而崎嶇,犯罪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似乎人人都可以蛻變成為一個罪犯,而正義的道路佈滿了荊棘和坎坷,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後者,亦或者是選擇站在中間,他們不去犯罪,也不去維護正義,他們只是選擇了平凡,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在面臨罪惡的時候,都能夠挺身而出,但是,至少我們不能選擇助長罪惡的滋生,許琅覺得,當一個人選擇犯罪的時候,無論他犯罪的理由和動機是什麼,他都是再犯罪,如果心中沒有罪惡的種子,又怎麼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也許,沈凱文在多年的律師行業當中,看到了太多的不公,經歷了太多的無奈,見多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他開始懷疑自己曾經的信仰,覺得司法和法律無法懲罰那些罪犯,所以,他選擇了以一個懲罰者的身份來懲罰這些人,他把自己當成了法律的代言人,而事實卻是,法律就是法律,是任何人都無法也無權代理的,法律是懲罰者,同時,它也是守衛者,它懲罰了那些破壞安定的犯罪分子,也守護了我們大多數人。
誠然,許琅不得不承認,在社會上存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公平,每天都有無數起悲劇在上演,在發生,如果每個人都像沈凱文那樣,選擇自己去懲罰罪惡的時候,那麼還要法律做什麼還要政府機構做什麼如果人人都變成懲罰者的話,那麼,誰又是被懲罰的物件呢而又有誰來懲罰懲罰者呢
孫啟航,他的出身確實不錯,至少,他的起跑線就要比大多數人要高很多,如果說,他第一次犯罪,是因為年少輕狂,對法律的認知缺乏,再加上父母的家教不善導致的話,那麼,在他出獄之後,沒有選擇洗心革面,反而選擇了以最極端的手法犯罪,這就不是這些理由導致的了,商人逐利沒錯,可是,應該選擇正規的手段,如果每個商人都和孫啟航父子這樣的話,那麼,每天會有多少商人死去
一個家境殷實,還出國留學的大學生,卻以最殘忍的方式去獲取利益,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深深地悲哀。
孫世豪,從一個商人的角度來看,白手起家,把公司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他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而他在有錢之後,沒有出去花天酒地,也沒有肆意揮霍,更沒有太多的劣跡,他無疑是成功的,甚至,他想把那些股東逐一踢出去,給兒子未來繼承家業掃除障礙,也沒有什麼錯,可是,在兒子的教育問題上,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卻顯得那麼的愚蠢,甚至是愚不可及,如果,他能夠在孫啟航提出殺死張尚書在內的六個人的時候,堅決的反對,而不是縱容甚至親自參與其中,或許,孫啟航就不會死,錢勝男也不會死,至少,錢勝男的死和他有著直接的關係。
孫世豪在第二次死裡逃生,醒過來之後,他這才想通這一切,覺得自己錯了,不該只看到了眼中的利益,忽略了身邊的人,他感到懊悔,感到愧疚,可是,兒子孫啟航已經死了,妻子錢勝男也遇害了,而他也要面臨著法律的嚴懲,他辛辛苦苦打拼了一輩子,最後剩下了什麼什麼都沒有留下。
至於錢勝男,她是一個好妻子,在丈夫最困難的時候,是她始終不離不棄的陪伴著孫世豪,跟著她一起吃糠咽菜的把公司做起來,同時,她也是一個好母親,對於孫啟航她疼愛有加,給予了最大的母愛,另外,她也是一個很好的管理者,協助丈夫和兒子把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條,可是,她在得知了丈夫和兒子的殺人計劃之後,沒有選擇阻止,也沒有選擇揭露這一切,而是選擇了隱瞞,選擇了視而不見,也許,站在她的角度上看,她這麼做沒有錯,可是,她是否想過那些因為丈夫和兒子的決定,破裂的家庭呢想過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呢
如果錢勝男早一點站出來阻止這一切,也許,他們的家庭不會落到現在這個樣子,如果錢勝男早一點揭露這一切,也許,她自己不會死,兒子也不會死,孫世豪也不會入獄,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如果了。
羅權,作為一個孤兒,一個被陸建偉資助上了大學的人,對陸建偉充滿感激和感恩的心,他沒有錯,可是,在個人的情感和犯罪之間,他選擇了後者,也許正如李昭菁說的,羅權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也是個很單純的人,可是,他卻傷害了很多人,也傷害了自己,最後落得死亡的命運。
王文若,他的種種遭遇是值得惋惜的,也是值得同情的,可是,他卻在出獄之後,沒有想著重新開始生活,反而選擇了犯罪,選擇了復仇,如果殺人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話,那麼,他在殺了孫啟航之後,未婚妻李靜琦能復活嗎
妻子李靜雯能活過來嗎顯然不能,既然不能,他做的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些人當中,似乎每個人在犯罪的時候,都有著充分的理由和動機,可是,他們做的這一切,又改變了什麼呢又得到了什麼呢也許他們得到了心理上的慰藉,也許他們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可是,當他們冷靜下來之後,他們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嗎
而在這些人當中,大多數人都成為了棋子,成為了李昭菁手裡的工具,復仇的工具,王文若是沈凱文的棋子,而沈凱文又是李昭菁的棋子,李昭菁卻又是張旻浩和孫文耀的棋子,而孫文耀他們又是常師爺的棋子,似乎,他們做的這一切,都不過是給他們做嫁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