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4章 陸建偉 (2 / 2)

老人的兒子從小就喜歡打架鬥毆,聚眾鬧事,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但是,惹是生非的能力卻是一流的,老人沒少為了這唯一的兒子擦屁股,很多認識老人的人,在面對老人的苦苦哀求之下,都選擇了原諒了那個男人。

等到男孩長大了,成人之後,不但沒有學好,反而變得越來越壞了,先是跟著街面上地痞流氓混跡在一起,搞些小偷小摸,到後來,就升級為入室盜竊,再到最後,他還強姦了一個孕婦和一個剛剛十八歲的女學生,也因此,男孩是當地派出所的常客,而曾經抓捕過男人的就有陸建偉。

男人因為盜竊還有強姦罪,被判處了七年有期徒刑,原本,大家都意外男人在這次入獄之後,出來會變好的,可惜的是,男人非但沒有變好,反而愈演愈烈,這次出獄之後,他跟著幾個在監獄裡認識的獄友,居然開始吸毒起來,而男人的父親在這個時候也已經退休了,

男人因為在監獄裡服刑了七年,而他在監獄裡掙得一點可憐的費用,也在他出獄沒多久,購買毒品而揮霍一空了,沒錢了怎麼辦自然是找老人要了,一開始老人還給,畢竟,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輩子,又省吃儉用的,自然積攢了不少錢,可是,次數多了,老人也覺得這麼下去不是事兒,就問兒子要那麼多錢幹嘛。

面對老人的詢問,男人沒有解釋什麼,直接就把老人的錢包拿走了,到最後,老人的一點積蓄都給男人給敗光了,老人也沒有多少錢了,面對這樣的兒子,老人自然不肯再給他錢了,可是,男人卻還是找老人要錢,老人不給就是一頓拳打腳踢,老人每每出去買菜的時候,或者到小區遛彎的時候,認識老人的人都會發現,老人的臉上胳膊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而當人們問起他這是怎麼回事兒的時候,老人除了一聲嘆息之外什麼都沒說。

後來,老人年紀大了,病了,想要男人回來照顧他,可是,男人卻完全不理會這一茬兒,還是在外面和那些狐朋狗友,酒肉兄弟吸著毒,過著飄飄欲仙的日子。

因為老人兒子的緣故,原本和老人關係比較好的人,都不在跟老人來往了,所以,老人病了,也沒有人知道,直到有一天,住在老人對面和樓上的人,在經過老人家的門前的時候,聞到了腐臭的味道,叫來了物業,開啟門之後,這才發現,老人早已經病死在床上,屍體都出現了巨人觀現象。

按理來說,父親死了,作為兒女的,應該給老人安排有事兒,盡一個當兒子的孝心才對,可是,男人並沒有這麼做,當時,所有人都聯絡不上男人,沒辦法,在小區居委會還有街坊四鄰的幫助下,給老人送到殯儀館火化了,簡單的處理了後事。

本來,大家都是好心,幫著男人處理了後事,男人應該感激才對,可是,男人沒有這麼做,反而倒打一耙,說是街坊四鄰害死了他父親,而且,還強詞奪理的說,他這個做兒子的都沒有回來,你們憑什麼處理我老子的屍體呢就因為這個,男人朝每個幫忙處理老人後事的人都訛了一筆錢,雖然錢不多,一個人也就幾百塊錢,錢雖然少,男人的做法卻讓人寒心,從此之後,誰都不願意理會男人,凡是看到男人都遠遠地繞開,不願意搭理對方,生怕沾染晦氣,而男人也滿不在乎,還是每天遊手好閒,拿著老人臨死前藏藏掖掖留下的給他娶媳婦的錢,繼續吸毒。

陸建偉和老人是鄰居,住在上下樓,而老人和陸建偉的父母曾經是工友,只是,陸建偉的父母因為工廠曾經出了一次意外,陸建偉的父母在那場意外當中去世了,而在料理父母后事的時候,老人幫了很大的忙,所以,陸建偉對老人很感激,有事沒事就去看看老人,對於老人的那個兒子,陸建偉也是怒其不爭,他們的年齡相仿,他又不能說什麼。

老人去世的時候,恰好是陸建偉因為自己沒能加入刑偵二隊選擇辭職的時候,那段時間,陸建偉把自己關在家裡,天天喝悶酒,睡大覺,也沒有再去找老人,當老人去世之後,陸建偉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十分的懊悔,他一直自責,自己應該經常去看看老人的,在陸建偉作案之後,警方開始懷疑到他身上的時候,在調查陸建偉小區的住戶的時候,人們都說,在老人去世的時候,陸建偉這個跟老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外人,卻忙得不可開交,哭的撕心裂肺,似乎,死去的是他的親生父親

一般。

在老人的兒子遇害之後,警方也好,還是街坊四鄰也罷,都沒有懷疑到陸建偉的身上,一來,陸建偉雖然辭職了,但是,他畢竟曾經是個警察,而且,他在小區的口碑非常好,和老人的兒子呈現出鮮明的對比,二來,老人的兒子從小就在小區裡四處霍霍人,他們都恨透了這個不學無術的男人,他死了,周圍人不但沒有感到悲傷,反而拍手稱快。

在陸建偉案件結束之後,許琅他們曾經分析過陸建偉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過程。

陸建偉的父母雖然是工人,但是,他們從小對陸建偉的教育都很不錯,從小就給陸建偉買了很多偉人的書籍,而陸建偉也很聰明,根據當初陸建偉的幾個班主任和老師回憶,陸建偉是個三觀很正的人,在其上初中的時候,老師曾經佈置過一篇作文,名字叫,我的夢想。

當時,陸建偉在作文當中寫到,自己長大之後一定要成為馬克思這樣的人物,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和自身的能力,去改變這個世界,他在作文的結尾寫到,自己是為了華夏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是曾經某位偉人曾經說過的話,可是,陸建偉卻在上初中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覺悟,由此可見,陸建偉在那個時候,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

在大學畢業之後,陸建偉參了軍,他之所以參軍也很簡單,就是覺得軍人的責任很重大,守護的是整個國家,其實,陸建偉本來是想一直留在部隊的,可惜的是,他在部隊的表現不是特別的突出,加上名額有限,他就被迫退伍了,選擇回到了市,加入了公安系統,從一個編外人員輔警開始做起,一步步成為一個警察。

在陸建偉看來,軍人和警察是一樣的,軍人保衛的是整個國家,而警察保衛的是一座城市,雖然大家分工不同,但是,保衛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因為有當過兵的經歷,陸建偉在參與案件偵辦的時候,都非常的賣力和拼命,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很多在陸建偉看來罪不可赦的犯人,在被捕之後,因為主動交代問題,供出了同夥,協助警方抓捕在逃的嫌疑犯,這些人最後都得到了輕判,這讓嫉惡如仇的陸建偉想不通,他想不通為什麼法律不嚴懲這些罪犯,而是減輕了他們的處罰,在那個時候,陸建偉就開始對國家的法律和司法產生了質疑,這也導致他在辦案的時候,抓捕罪犯的時候,警察實施暴力,也因此,導致他的履歷出現了很多汙點。

面對上進領導的批評和處罰,陸建偉更加的想不通這到底是為什麼了,自己那麼拼命的抓捕罪犯,守護一方平安,卻遭到了這樣的待遇,尤其是,當他想加入刑偵二隊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卻因為心理素質不過關而被淘汰了,他的那種不滿情緒愈發的濃郁起來,最後,他選擇了辭職。

如果說,辭職離開公安隊伍,只是他個人心理的不滿的話,那麼,老人的死,還有老人那個吸毒的兒子的醜惡嘴臉,警方也拿他沒辦法的時候,徹底的讓陸建偉產生了以暴制暴的想法,在他看來,既然法律和司法無法懲治這樣的社會渣滓,那麼,他就自己來,哪怕自己最好也會一死也在所不惜。

事實也是如此,陸建偉一共殺害了七個人,而這七個人都是有著種種罪不可赦的罪行,他們曾經做的事情,雖然在法律上不夠判處死刑,但是,在道德層面上來說,他們早已經被人們判處了死刑,這七個人的遇害,在當時非但沒有讓人們為他們喊冤,反而拍手稱快,覺得這樣的人死有餘辜,而殺害這七個人的懲罰者被人稱之為市的羅賓漢。

儘管,那七個人確實死有餘辜,罪大惡極,可是,他們的罪行應該由法律來審判,而不是由某個個人來靠私刑處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剝落他人的生命,哪怕陸建偉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他依然是違反了法律,可能,陸建偉自己在採取行動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個結果,所以,他最後選擇了自殺。

在陸建偉案件偵破之後,許琅他們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如果,陸建偉不是走入了一個極端的話,那麼,他肯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警察,比大多數警察都要優秀,陸建偉之所以走上極端,主要還是看多了太多的罪惡不公平的事情,這些陰暗和積鬱長期壓在心底,沒有地方宣洩出來,從而,由量變引起了質變,一步步把他推向了罪惡的深淵。

在陸建偉案件結束之後,警方領導研究過這起案件,開始加重了對在職警員的心理素質的培訓和疏導,畢竟,警察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許琅當初因為毆打犯人而被停職,最後選擇辭職,其實,許琅也差一點步入了陸建偉的後塵,不過,萬幸的是,許琅當初身邊有刑偵二隊的兄弟,還有舒悅一直陪伴著他,才沒有走上哪一步,不然,許琅的結局也許和陸建偉沒有太大的區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