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又被稱之為破五節。
這一天承擔了太多人們的希望與憧憬,所以古代這一天的禁忌就特別多,比如在這一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準婦女串門,但是,現在已經很有有人過這個節日了,也沒有多少人記住這個節日,竹溪縣這個小縣城也是如此,但是,許琅一家人卻記得,因為,這一天是小月月的生日。
其實,小月月究竟是不是正月初五這一天出生的,許琅自己並不知道,之所以把那一天定為小月月的生日,主要還是因為許琅是在正月初五那一天見到小月月的,這是他們父女第一次見面。
許琅在來到竹溪縣的第一個年頭的時候,就給小月月過了一個簡單的生日,許琅在這個陌生的小縣城沒什麼朋友,也沒有認識的人,不管是隔壁的張姐一家人,還是伍亮一家人,都是在後來才認識的,也是在那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小月月的生日的。
這一天,許琅家裡非常的熱鬧,張姐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了許琅家,給小月月過生日,而伍亮在三里村的案件偵破之後,也開始休假了,他帶著妻子也來到了許琅家,除此之外,還有刑偵大隊的其它的幾個警察。
對於以往只有許琅和小月月兩個人的家來說,今天家裡就顯得熱鬧了很多。
今天,許琅沒有下廚,有張姐和伍亮的媳婦在廚房忙碌著,而許琅則和伍亮還有其他人在家裡說著話,聊著天,打著牌,而小月月則和張姐的兒子在客廳裡看電視。
許琅和伍亮他們聊的最多的還是關於刑事案件的事情,話題圍繞在三里村拿起三死五傷的命案上,伍亮他們還是在感嘆,就為了幾句閒言碎語就暴起殺人,這太說不過去了,覺得不值當。
許琅對此沒有做太多的評價,因為他看到過太多命案背後的故事了,已經習慣了,或者說是麻木了。
大家在聊完三里村的命案之後,伍亮看著許琅好奇問道:“琅哥,你以前到底是幹什麼的啊?”
聽到伍亮這麼問,其它人也紛紛轉過頭看向許琅,他們對這個獨自一個人帶著孩子,留著一頭雪白長髮的男人,十分的好奇,尤其是對方在破案方面很有經驗,憑著他們那敏銳的嗅覺,就感覺到許琅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許琅知道他們想知道什麼,就微微笑了笑,說道:“也沒做什麼,以前開過一家偵探事務所,也協助當地的警方破獲了幾起案子而已。”
其它人聽到許琅這麼解釋,都紛紛選擇了相信,偵探這個職業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只出現在小說或者影視劇當中,當時,對於他們這些做警察的人來說,是知道這個行業的,雖然竹溪縣沒有偵探的存在,但是,在華夏國的一線城市還是有的。
其它人相信了許琅的解釋,但是伍亮卻不相信,雖然他沒有見過真正的偵探,但是,在影視劇和小說裡也知道偵探這個行業,偵探更多的還是給那些有錢人服務的,比如查查老公在外面包養小三,妻子在外面養小白臉,亦或者是查查對手公司的底細,挖一挖對方的隱私之類的事情,破案是警察的事情,畢竟,他們才是專業的,很少有警方和偵探合作的事情,就算有,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案子。
可是,許琅這五年的時間給伍亮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不說許琅那聰明的頭腦和敏銳的直覺,精準的判斷,單單隻說許琅在看到屍體的時候,那份寵辱不驚的態度就不是一個偵探那個簡單的,還有就是,許琅對警方辦案的手段十分的瞭解和清楚,甚至,有時候,許琅會告訴伍亮一些之前他沒有學過的技巧,而這些根本就不是一個偵探該知道的事情。
人都是有旺盛的好奇心的,有的人可以抑制住心裡的好奇,而有的人則抑制不住,伍亮就是後者,他曾經多次調查過許琅的檔案,然而,他能看到的檔案都十分的簡單,沒有絲毫的疑點,這讓伍亮在感到疑惑的同時,也愈發的好奇起來。
在三里村這起三死五傷的命案當中,許琅居然帶著還不到六歲的小月月抵達命案現場,還帶著小女孩去接觸屍體,這讓伍亮愈發的感到震驚起來,尤其是許琅當時對伍亮無意間說起的那句話。
“小月月又不是第一次看到屍體了。”
不是第一次,那說明小月月在之前就看到過屍體,可是,伍亮清楚的記得,在許琅來到竹溪縣的這幾年的時間裡,他雖然就案件的事情多次詢問過許琅的意見,但是,他很少帶著許琅去停屍間看屍體,更沒有帶著小月月去看過屍體,那麼,許琅是帶著小月月在哪裡看到過屍體的呢?伍亮疑惑不解。
就在伍亮還想問許琅一些關於他的事情的時候,張姐從廚房走了出來,對正在聊天的他們說道:“可以開飯了。”
許琅立即站起身,走到餐廳,開始收拾餐桌,準備吃飯,而小月月也從客廳去了廚房,幫忙端菜。
其它人則也開始來到餐廳就坐,伍亮的媳婦看到小月月那麼懂事,她的眼中流露出一抹喜愛和寵溺的色彩,對許琅說道:“小月月這麼小,就這麼懂事了,長大了肯定是個孝順的孩子。”
沒有人不喜歡聽別人誇讚自己孩子的,許琅也是如此,聽到伍亮的媳婦這麼說,許琅臉上浮現出一抹自豪的笑容,寵溺的看著小月月。
菜很快就上齊了,一群人圍坐在餐桌上,許琅把早就準備好的蛋糕放在了小月月面前,蛋糕上插在六根蠟燭,在蛋糕的最上面寫著祝小月月生日快樂。
一群人坐下之後,伍亮的媳婦就對戴著小帽子的小月月說道:“小壽星,快點許願吧。”
小月月立即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對著蛋糕許了個願望。
沒多久,小月月就睜開眼睛看著眾人,奶聲奶氣的說道:“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