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火了。’
這是蘇子晴在理清事由後的第一反應。
她的確憎恨何安,既恨這人傷了月華的心,更恨這人將月華從她身邊奪走。
蘇子晴曾經嘗試安慰自己,能夠容忍何安於月華面前的出現。
可當她越來越頻繁的聽月華提及這個傢伙之後,蘇子晴不知為何心中總是隱隱發疼。
所以最終她藉著何安惹月華難過的機會,狠狠地扇了何安一個巴掌,甚至打算藉此逼迫何安,讓他知難而退,從此遠離她的月華。
然而這世上有很多的事,就像她的人生一樣,往往很難如意。
越是在意,就越容易失去,越是想做好,就越做不好。
其實蘇子晴原本並不是今日這般火爆的脾氣。
曾經的蘇子晴,作為眾星捧月的小公主,她謙虛而又知書達理。
那時候的她,無論做任何事,總能引來旁人的喝彩。
從第一次張口說話,第一次提筆寫字,第一次背誦古詩,第一次畫好,第一次唱歌,總之,無論是什麼,只要她在做,周圍眾人對她的喝彩總是此起彼伏。
而旁人越是如此,她那威嚴的父親,便越是笑的開心。
久而久之,蘇子晴對喝彩產生了一種依賴。
就像人類不能少了氧氣,魚不能離開水源。
蘇子晴發覺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沒有旁人的喝彩。
因為她想看到威嚴的父親多笑一下,哪怕一下也好,那便是對她最大的獎勵。
可是,美好的時光不會一直持續。
隨著蘇子晴逐漸長大,她從小學,初中一路走到了高中。
她發覺,每升一個學段,旁人對她的關注便會少了幾分。
在小學時,她還是全校的太陽,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同學還是家長,只要遇見她,都會不無吝嗇的誇獎與讚美。
而等她到了初中,這種情況便侷限於幾個班級。
學校裡的同學,被繁重的作業壓得透不過氣來,只有與她同班的一些同學,會好奇地接近她,討好她。
而終於,等她來到了高中時代。
蘇子晴發覺自己在眾人眼中,似乎並沒什麼不同。
人們偶爾會稱讚她,但她也早已明白,那不過是因為自己顯赫的家世,給那些接近自己的人以無限的遐想和期盼。
很多時候,當她完美出色地解決某些問題,依舊會得到眾人的讚許,但有的時候,一些難聽的雜音也會時不時傳入她的耳內。
有一次她衛生間,她不經意地聽到外面幾個女生的竊竊私語:
“那個蘇子晴好討厭啊,不過是仗著家裡有幾個臭錢,顯擺什麼啊。”
“別這麼說,人家可是天生‘高貴’的大小姐,你瞅她那副盛氣凌人的模樣。”
“嘖嘖,她能有什麼能耐啊,要不是那些馬屁精喜歡討好她,憑她自己能做成什麼事?”
有的時候,從天堂走向地獄,其實只用幾句話。
被人誇張了十幾年的童話,那些被鮮花與讚美簇擁的美好時光,在那一刻,終於徹底破滅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蘇子晴開始否定自己。
自己的人生,是得益於家庭的扶持,自己的生活總是充滿虛假的誇讚。
從那時起,蘇子晴變得十分敏感,她很在意周圍人對她的看法和評價,在意她們是否也像那幾個不知名的女生一樣,在背地裡討論她的壞話。
而且為了自己的風評,她也不是沒想過要奮起反抗。
透過更積極的做事,更出色的完成任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可是,萬事無完美。
蘇子晴越是在意旁人的看法,她反而越是難以把握眾人對自己的真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