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雖然縹緲不定,但起碼還有一些具象的東西可供他們參悟,諸如金木水火土。
可本心這個東西,可就太縹緲了。很多人耗盡一生,都不曾明白自己的本心到底是什麼,那又談何印證本心?
所以,大多數道修走的,基本上還是感悟自然的道路。
那麼,之前第一種論調就不攻自破了!如果真的是因為世道的影響,那麼為什麼連道修也不再出現向海境的強者?
你總不能說這世道處在一個和平與不和平的臨界點,只有當你修行到了某個境界,去觀察這個點的時候,這個點才會從一個可能坍塌到另外一種可能吧?
這特麼也太量子力學了,薛貓估計都得直呼內行。
所以後面又有人引出了新的論點,那就是戰國時期武王那個級別的強者出現太多了,導致透支了這個世界靈氣,或者說無數武王的存在,讓這個世界失去了某種重要的東西。
而就是這種的東西,可以讓大宗師突破到武王,可以讓拓江進入向海。
別說,這個論調其實多少有些靠譜。畢竟根據很多古籍都可以查到,在戰國末期的時候,也是有不少武王橫空出世的。
那麼,在末期都有這麼多武王,那麼中期呢?前期呢?那戰國時代得是多麼的輝煌?
所以,肯定是輝煌的戰國時代透支掉了後世的潛力,導致他們再也無法出現武王向海這等強者。
當然,還有很多種說法。諸如什麼事戰國時期的武王強者打破了天道,導致現在天道不全,無法讓武修突破到更高境界啊。
還有什麼因為戰國時期武修和道修犯下了太多的殺戮,所以上蒼於心不忍,便不再讓武修和道修突破到更高境界了。
總之,各類說法說的頭頭是道,乍一聽感覺似乎有點道理,但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全是狗屁。
所以,關於修行者向更高境界的路線為什麼沒有了,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
甚至,也有一些人懷疑,不管武修還是道修,大宗師(拓江境級本就已經是極限了!至於說那些古籍中所提到的所謂武王啊,向海境啊,本身是不存在的。
只不過是古人對於更高境界的一種猜想而已。
而路道了盡頭,自然就需要後人去開拓新的路!而不是埋怨路已經斷了。
這種說法的支持者,也可以說相當多!甚至這個論點,就是當前大部分武修和道修所相信的。
因為,除了這世間再也沒有看到一個武王啊,拓江境級別的強者出現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所有宗門的考古隊,以及散修的探寶隊,都不曾發現哪怕一個武王級別的古蹟,也就是墓穴。
這也是北長老一開始對那團光影留下來的暗號內容,感到不屑的原因所在。
這些說法眾多,信奉者也都不少。至於北長老,他對於哪個觀點都不感興趣,他的潛力已經到極限了,可他也不過才是一箇中期的大宗師。
他到不了巔峰,看不到更高境界的風景。既然連後期大宗師都到不了,那又何必去糾結大宗師巔峰之後的武王境界呢。
可現在,北長老卻產生了一種大膽的想法!
或許,武鬥大陸不在出現武王和向海境,和這些迷霧有什麼關係,也說不一定啊?
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那些迷霧籠罩了武鬥大陸的三個方向,至於天空,沒有人知道。
至於說海上,也不曾有人走出多遠!
畢竟海邊對於很多人來說,基本上就屬於荒涼地段,除了百姓會居住,大部分修士都不會靠近。
嗯,到也有一些道修在需要感悟自然之水的時候,會去海邊,但也只是海邊而已。
至於更遠的地方,不曾有人去探查過。
那麼,北長老現在大膽假設,就連他們最後一面不曾見過迷霧的大海,在某個距離也有迷霧的存在。
那麼,這些迷霧,是否就有點像是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武鬥大陸,不,應該是整個蔡國的領土給籠罩進去了?
也許,正是這層迷霧,遮擋了所有武修和道修前進的方向呢?
就好像被碗罩在一個區域裡的蛐蛐,永遠也不可能知道,碗外面是什麼樣的世界。
就算強行去撞破了那碗,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把自己撞死,而碗不動分毫?
:。:
頂點地址:
移動端: 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