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朝中的力量,軍閥世家的力量就如同他們的名字那般,更加專注于軍隊!昌國以軍立國,早些年就是一群將軍帶著士兵將國家建立起來的。
可遺憾的時候,正因為如此,田家,或者說昌國皇室並沒能掌握太多的軍事力量,軍隊反倒是被各大軍閥世家給控制了。這種局面就相當尷尬。
軍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那還不言而喻的。就拿坤國來舉例子,就算坤國是以商立國,但只要軍隊還掌握在皇室手中,那麼就算有一天坤國所有商鋪全部撂挑子,坤國也不會滅亡。
商鋪倒閉了可以再開,商人沒了可以再培養,經濟不景氣可以宏觀調控。但軍隊不在皇室手中怎麼辦?在藍星那樣的地方,軍隊是國家既有最高暴力組織!
在武鬥大陸這樣的地方,軍隊是一個國家武修最強者的聚集地,以及中層武修最多數量的聚集地!至於說每個城市附近都會存在的一些宗門,他們是完全沒有辦法跟國家軍隊所抗衡的。
亂世的時候,國家軍隊缺人,福利會大幅度調高,對於民眾來說,軍隊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太平盛世的時候,軍隊不會出現大規模傷亡,雖說待遇差了一點,但勝在公平!
宗門雖好,但先不說宗門對於招收弟子的要求極高,就說進去之後的上升路線也是相當狹窄的。就算宗門有遠超國家的底蘊,但其中的道道也更深。
再者說了,民眾對於宗門的信任其實遠不足對於國家的信任,除了一閣一觀!這也算是早年間一閣一觀為了招收弟子時候,打廣告烙下的後遺症吧。
按照正常發展,各個國家應該會形成宗門利益團體跟國家利益團體相沖突。國家的外在敵人是其他國家,內在敵人則是各大宗門。只可惜,這原本的劇本,被曾經無比強大的蔡國和一閣一觀撕得稀碎。
蔡國在一統天下的時候,就早早意識到了宗門做大做強之後,會對國家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再加上當時的蔡國足夠強大,一統天下不需要過多借助宗門的力量,所以在剿滅諸侯的時候,順便也把很多宗門給打趴下了。
一統天下之後,更是對各大宗門進行打壓。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宣傳、放低軍隊招收門檻等等操作。宣傳很好理解,宣傳一些宗門的負面情況,諸如什麼宗門內部資源傾斜不均啊,內鬥嚴重等等。
而宗門招收弟子門檻普遍較高,但國家軍隊這邊不存在這個問題!再加上國家所能掌控的資源更多,上升通道充足,宗門在搶人這方面,根本幹不過當初的蔡國。
甚至到了後面,很多宗門都只能仰仗蔡國才能存活,直接成為了蔡國的人才培養基地。至於一閣一觀,也只是因為他們過於古老,也過於強大。當初的蔡國太祖沒有足夠把握吃下,最後也只能放棄。
實際上宗門勢微,與一閣一觀也脫不開關係。這兩個聖地在民間刷了太多的存在感,直接導致其他宗門存在感大幅度降低。再加上皇室那邊的人才搶奪,最終現在的宗門基本不成樣子。
所以將軍隊掌握在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什麼田勝天在天下還未統一的時候,就草草開始針對軍閥世家的原因。這本是最短視的操作,卻也有不得不行之理。
趁著現在昌國建立時間不長,各大軍閥世家在軍隊中雖然有影響力,但還不至於太深的時候,直接將軍閥世家拔除!否則一旦等到有一天,昌國真的一統天下了,再想要去拔除軍閥世家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那可真就是難如登天了。
現在,被逼入了角落中的軍閥世家,眼看朝中彈劾無法進行下去,又與田勝天撕破了臉皮,就將注意打到了軍隊上面。這麼多年的發展,軍閥世家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雖然還不是特別堅挺,可也能拉到五成中高層將領的支援!
至於另外五成,這些年田勝天當然也不是白給的!他也在軍隊中跟軍閥世家展開了競爭!到現在為止,雙方在軍隊中的影響都是五五之術。
直接發動軍變,推翻田家多少有些不現實。但透過軍隊去威逼田勝天,倒是一個可行之法。比如直接跟田勝天攤開說,如果田勝天不作出某些妥協,那麼他們將會直接帶著昌國這五成兵力離開昌國!
至於說投靠坤國,還是自己建立一個新的國家,甚至於去投靠蘭國,找機會直接讓蔡匯變成一個傀儡皇帝,那都是可以操作的!
可真要那麼做的話,想要讓田勝天退位,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且這樣還會直接將局面推到不死不休的地步,就算田勝天選擇了短暫的妥協,他們也不可能繼續在昌國待下去!
用這種捨棄家族在昌國的根基,換取苟延殘喘並且轉移到到其他國家去,這買賣到底合算不合算,其中風險有多大,都是需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