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皓月一席話,頓時惹得眾多圍觀者產生共鳴,刑場上隱隱傳來訓斥之聲,看向秦風之時情不自禁的帶上滿滿惡意。
所謂公道自在人心,秦風以往犯下的種種罪行的確讓人憤怒,然而這麼多年來卻在大親王的庇護下,眾人是敢怒不敢言,今日刑場上突現一位翩翩少年,慷慨激昂、疾言厲色一番訓斥,卻是將不少人心中那份不滿與良知徹底激發。
然而,城牆上五王爺心裡敞亮著,只需一句話,大親王便能在一個時辰內,將周圍圍觀之人盡數滅殺,這事對大親王而言並不稀罕,當年驍騎軍攻下扶桑公國邯鄲城,就因邯鄲城那群書呆子非要妄言大親王殘暴不仁,最終招致屠城,百萬城民三天內被屠殺乾淨,卻留下了那群書呆子性命,每日為大親王寫一篇歌頌讚美詩詞,如若不然必遭酷刑而死,那首膾炙人口的《天王賦》,便是那群書呆子所創。
古皓月這點小把戲,在大親王眼中根本就不入流,這世界,所謂的公道從來都不在人的心中,而在人的權利中。
五王爺心中暗自嘆息,看了看一臉置身事外的宇文丞相,不由搖了搖頭,此刻為了保全二王爺這唯一血脈,不得不硬著皮頭朗聲說道:
“古皓月,本王來回答你那三問。
二十七年前,當今洛靈陛下還是皇家第九公主,年僅九歲,卻被幽禁於大漢帝國京都,有一少年獨自潛入大漢帝國,面對漢顏帝與千萬雄兵而面無懼色,獨戰群雄,一萬三千里路,過五關斬六將,歷經兩年,九死一生,才將洛靈陛下安然無恙護送回國,這少年,便是大親王秦宇。九公主回國之日,先帝便昭告天下,大親王此去營救公主,留下的一百三十二道傷痕,可抵一百三十二條死罪。
第一個問題,本王告訴你憑什麼,就憑大親王於當今陛下而言,有救命之恩。
二十一年前,大楚謀士苟無言巧舌彈簧說動大漢君王,兩大帝國聯手偷襲大洛帝國軍事重地關居城,如若關居城失守,敵國聯軍入侵我國西南領地如闖無人之境,南鄰州、雲昆州、常西州、廣南郡等七州二十三郡會在半年間全部淪陷,數億百姓淪為魚肉、成為亡國奴。
然而我大洛帝國有幸,得天賜神將大親王,當時大親王正好在關居城與李互將軍商議要事,面對敵國來犯,大親王親自上陣,率領虎賁騎、驍騎軍百萬與大漢帝國的“熊鷹”軍團、大秦帝國“天謀”兵團千萬敵軍血戰七日,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最終堅持住帝國援軍趕來,守住了帝國這一軍事要塞。
帝國援軍趕到時,大親王立於城牆之上,全身血肉模糊,左臂不知所去,手中大龍偃月刀也已斷裂,李互將軍更是全身筋骨盡斷、神魂重創,昏迷數月才清新過來。爾等狂妄小輩,能過上今日豐衣足食的日子,可曾知曉,這背後,是大親王和百萬將士用命為你們換來的。
第二個問題,本王告訴你憑什麼,就憑大親王,於當今帝國億萬百姓,有護守之恩。
十七年前,大秦謀士苟無言再一次說動漢武大帝,兩大帝國舉全國之力,屯兵於關居城外,同時訓練挑選出一批精銳暗殺部隊,與帝國兵部叛徒侍中郎曹全盛裡應外合下,偷偷前往濱州嶺南刺殺大親王,也幸的天佑我帝國,大親王在刺殺途中,得秦夫人捨身相救,歷經三月輾轉數千裡,才逃脫敵國暗殺部隊的包圍。
正因大親王安然無恙回到京都,這才讓雄踞關居城外,虎視眈眈的千萬聯軍不得不撤軍,可以說大親王就是我大洛帝國的護國神將,只要有他在,那些牛鬼蛇神便不敢來犯,我大洛帝國,才得以修生養息,爾等眾人,才得以過上祥和之日。
第三個問題,本王告訴你憑什麼,就憑大親王在,帝國底氣就在,對敵國的震懾就在。
古皓月,不知本王的回答,你可滿意,諒你年少無知,又被情所困,且對帝國還有點用處的份上,還不趕快跪地給大親王賠罪認錯?”
五王爺的這一席話,是否說動古皓月未曾可知,但其良苦用心倒也讓古皓月冷靜了下來,先前古皓月救人心切,言語太過冒失,冷靜下來後直感到後背發涼,然而少年氣盛,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跪地賠罪,古皓月又如何能落得下這顏面,就在猶豫不決之間,身後突然傳來一道冷風,接著一條血線濺在古皓月臉上。
伴隨著古皓月一聲痛苦的撕叫,一條血淋淋的手臂被斬落於刑場。
刑場上,古皓月單膝跪地,強忍痛楚,面色猙獰神情悲憤,一種從未有過的屈辱在這一刻瘋狂滋生,險些失去理智,古皓月少年成名,從小便展現出卓越的劍道天賦,然而越是精妙的劍法招式,越是需要一雙靈巧強大的手臂施展,如今被斬一臂,即便日後接上,也必然大受影響,這劍道一途自然無法圓滿。
事關自己修行前途,古皓月如何不恨,古皓月雙目帶血,惡狠狠的一個轉身,只見吳公公正緩步走入刑場之中,先前那斷臂攻襲,正是吳公公所放。
原本準備最後一搏的秦風,此刻卻看到刑場局勢有了一些變數,如何也沒想到,古皓月居然有這份膽魄,敢當面三問大親王,更沒想到,城牆上五王爺不惜冒著得罪大親王的風險,主動為這少年開拓,而剛剛走入刑場的這位吳公公,更是果斷的斬其左臂,看似懲戒,實則是救了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