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錦王都變了臉色!
原來不是皇祖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打算把這個案子囫圇過去,而是他找到了另外的人、給了另外的許可權、要做另外的調查!
不過,端方帝倒也給眾人都留了面子。
對錦王極口讚揚、大加勉勵,還賜了一個右驍衛大將軍的虛銜,並讓他去兵部從頭學習,特意指定了兵部侍郎郭某教導,親口囑咐:“好生仔細教他,不可敷衍。”
錦王大喜,連連謝恩。
又誇了三皇子端王有叔叔樣,耐心照看侄兒,當庭賞了錦緞金珠等。
還賞了千山一副金甲、高尚書一隻金玉如意。
至於郭懷卿,則親口許諾:“你喪妻多年,女兒失恃。當年朕也問及你家事,你心緒未平。倘若何時肯續絃了,朕給你賜婚。”
這是個熱鬧的喜事,眾臣都放鬆地跟著笑。
緊接著,端方帝便順理成章一般,宣佈桓王用心國事,賜封宗正寺正卿。
幾乎是接著他的話尾,便有御史臺的侍御史出來反對:“桓王殿下太過年輕……”
“他是長房長孫,我鬱氏一族的族長就該是他。國家大事朕自然跟你們商議,可我鬱氏的私事,似乎還輪不到你們唧唧歪歪罷?”
端方帝面無表情,沉了眼神看向眾人,“朕年紀大了,疼晚輩。這要是都礙著你們了,那朕這個皇帝,就他孃的不做了!”
說完,大手啪地一聲拍在御案上,拂袖而去。
眾臣面面相覷。
甄三九站在御階上頭,慢條斯理一甩拂塵:“退朝!”
頓一頓,又高聲道:“宣巽侯班信、桓郡王、刑部尚書高成,覲見。”
三個人低著頭離開人群,跟著甄三九往後殿走去。
端王笑呵呵地攬了錦王的肩膀,低聲笑道:“瞧瞧,咱們叔侄什麼時候都是添頭。人家才是長房長孫。”
“瞧三叔說的!”錦王也笑,眼神卻往勉強堆了笑容、僵直地往外走的太子飄了過去,低聲笑道,“他不一樣不是長房?”
“人家不是長,可人家是嫡。”端王目光拂過太子,停都沒停。
錦王高高挑眉,斯文地翻了個白眼:“呵呵。”
叔侄兩個相對大笑,相攜著走了出去。
太子遙遙瞥見,面沉似水。
至於進了後殿的班、高和桓王,簡直是完全想不到端方帝的出牌意圖:
“高卿,錦王參你查案的時候出令遲緩,以至於隋家那個孩子到現在都找不到。太子給你說情,說也是為了孩子的性命著想,錦王給駁了。
“正好,江南有個案子需要查一查。你準備準備,過了年就出京。江南是國庫的根基,不能讓蠹蟲們啃個千瘡百孔朕再管。
“至於人口失蹤這個案子,班信,朕直接告訴你,最大的買家應該是西夏李氏。你照著這個方向去查。
“別看朕,朕沒有證據。朕也是風聞。但這個結論,朕覺得沒錯。
“阿衍,你去了宗正寺,朕什麼都放心,就不放心一條:你這孩子,心軟。
“朕給你一道口諭:宗正寺的前七件事,你必須見血。就這麼多。”
一口氣說完,揮手便將他們又都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