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笑道:“我覺得,中原能和洋人溝通這麼好的,除了徐老頭(徐光啟)以外,就只有你了。你為什麼這麼瞭解他們的性子?荷蘭人明明已經猜到了我們偷襲熱蘭遮,鼓勵海盜搶商船,還是願意和我們結盟。”
鰲拜道:“前提是他們能得到足夠的好處。只要幹掉了西班牙和英國,荷蘭將成為歐洲霸主之一,他們地方太小,看中了大明的美好前途。只要我們願意幫他們佔領日本一塊地方建立據點,臺灣丟了也沒什麼。他們本來在臺灣也只有一千多駐軍,並不是特別重視,西班牙人打臺灣,還給我們有了參與宗教戰爭的藉口。等打敗西班牙,改改歷史,把偷襲熱蘭遮的事算在西班牙人頭上也未嘗不可啊。”
李巖道:“我發現你特別喜歡改歷史。”
“你相信歷史嗎?史書總是把勝利的一方歌頌的無比強大,有的戰役說幾萬人戰勝幾十萬大軍,你相信嗎?比如項羽打敗秦軍的鉅鹿之戰,從兵法上分析我能看出十幾個破綻,難道那時候沒人懂得戰術?我從來不信歷史,更喜歡從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富裕程度來分析問題,讓事實說話。比如李世民,雖然他幹掉了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可是把國家治理的很好,他就是好皇帝。如果一個皇帝把老百姓弄的愚昧無知,像著了魔一樣,大臣們互相攻擊,生產分配方式幾乎迴歸原始社會,餓死很多人……這樣的皇帝,口號喊的再響,愚昧的百姓把他吹捧成神,也一樣是個爛人。等這夥統治階級下臺後,終有一天會真相大白,後世自會評價一切,秋後算賬。而我只要能讓國家變得強大,後人們也不會管我用的是什麼方法的。”
李巖笑道:“你這傢伙,連死後的事都算計嗎?你說我以後會得到什麼評價?”
鰲拜拍了拍他肩膀道:“只要史官被我們控制,你想要什麼就是什麼。”
航行了幾天,威海船隊到達福州後,鄭芝龍和技術人員一起向鰲拜彙報了最新的明軍裝備情況。
戰船的火炮都是按照歐洲武器來配置的。這年代,船的主體都是木材,木船的抗擊能力都有限。一個實心炮彈轟上,就能造成傷害,只要把船打沉,仗就贏了。明軍反覆試驗,不求大炮威力大,但求射程距離遠,射速快。
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西班牙和英國於上世紀末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這次海戰,西班牙戰船多,且兵力達三萬餘人,號稱為無敵艦隊。而當時英國軍隊規模不大,整個艦隊的作戰人員也只有九千人。兩軍相比,眾寡懸殊,西班牙明顯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場海戰的結局以西班牙慘遭毀滅性的失敗而告終,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以後西班牙急劇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喪失。
西班牙慘敗除了指揮不利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炮的射程。西艦裝備的大多是射程短、威力大的加農炮,英艦使用的卻是射程較長、威力較低的長重炮,因此英艦在攻擊時總是能保持安全的距離。
從那仗以後,西班牙就著手改進大炮的射程問題,炮還是選威力大的。
葡萄牙人洩露了西班牙的軍事機密,並研製了剋制的方法。明軍戰船一般是配重型紅夷炮六到八門,改進後的佛郎機炮四十門。這種短炮威力小,但射速優勢明顯,射程也不錯。
新型佛郎機火炮一般配五——九發子銃,一分鐘六發的射速很普通,而西班牙威力強勁的火炮是每分鐘兩發,兩軍對轟,雙方先各自向對手發射一發炮彈,然後等西班牙人裝炮彈的時候要捱上至少四發炮彈,明軍船多,只要射程之內打上兩輪,西班牙戰船就有的受了。
聽了這份彙報後,鰲拜信心更足。
出征之前,是動員大會。鰲拜對將要遠征計程車兵們說道:“作為統帥,我要明確的告訴大家幾件事。第一,你們不要把自己當成海軍或者海盜,我們是去做生意的,為了生意更好,我們要幫歐洲國家一點小忙,除掉那些擋我們財路的人,只是幫忙,明白嗎?”
士兵們臉上都露出了微笑。
鰲拜接著說:“第二,歐洲現在正在進行一場無聊的宗教戰爭,他們信仰不同,所以就要殺死對方。那裡太混亂了,兩邊人信仰的神說不定都在掐架。我們是去勸架的,是正義的。在聽了他們的情況後,我實在看不下去,他們怎麼可以為了一己私慾讓歐洲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呢?所以,我佛慈悲,我們要代表正義去超度那些惡人。如果做完這些事情後,歐洲國家願意給我們什麼好處的話,就收下,很明顯那是我們應得的”
“好”有些士兵們大叫道。
鰲拜正色道:“第三,你們要完全聽從指揮,因為我們是為賺錢去的,當然不能太過拼命。我帶你們去了,就有義務帶你們回來。除非你們覺得那裡過的更舒服,不想回來。我想說的是,生命比什麼都重要,聽從指揮,不要逞強。要拿出踢足球時的團隊意識來,不能放棄戰術,不能放棄配合。歐洲國家法國、荷蘭、葡萄牙的人雖然和我們是不同的民族,但現在他們就是我們的戰友,我們在同一塊場地上,同一個隊伍裡,只要配合得當,就能輕易的攻破對手的城池”
上戰場,最怕的就是不顧士兵死活,只會讓人往前衝的主帥,鰲拜當然不是那樣的人。大明士兵們都清楚,他們計程車氣都被帶動了起來。。.。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