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原本以為寬甸堡還有一場惡戰,沒想到阿濟格居然率領1萬人直接請降了!
畢竟阿巴亥的身份只有李三順等少數親信知曉!
而範文寀則更為保密,整個遼東除了李獻忠和范文程兩人,也就只有情報司的少數能接觸這條線的人知曉!他們其實也不知道是範文寀,只知道情報司在韃子內部有一個代號叫做“麻雀”的人。
如今阿濟格的母后以及最依仗的謀士都是李獻忠的人,自然是可以將他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如果阿濟格只是一個建州貝勒,李獻忠直接將這些人收入“皇協軍”即可。
可是阿濟格在投降前自稱為大金“可汗”,如此一來投降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變成了建州女真向大明請降,請降的物件也從遼東經略李獻忠變成了大明的天啟皇帝朱由校!
所以李獻忠並沒有直接答應阿濟格的投降。
不過他允許蘇奠堡的兩千鑲藍旗撤退到寬甸堡同阿濟格匯合。
並宣佈雙方暫時停戰,以等待朝廷的最後答覆!
不過京師尚未收到遼東的捷報,卻先傳來了山東白蓮教作亂,攻陷州府,截斷漕運,稱帝造反的訊息。
天啟元年開始,整個大明的北方都發生了嚴重的旱情,直隸、山東、河南等地旱情嚴重,甚至部分地區還發生了蝗災。
天啟二年遼東的旱情稍有好轉,可是其他地方卻是愈演愈烈,陝西開始出現持續乾旱,連富饒的關中平原,莊稼都開始絕收了。
而南方則出現了暴雨天氣,浙江、江西同南直隸爆發了巨大的水災。
廣東的嶺南地區居然出現了罕見的大雪!
整個大明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隨著各地的災情一一上報,大明更是亂做了一團。
今年的災情比之去年更為嚴重,就連去年沒有波及到的陝西地區都已經出現了糧食絕收。
目前即使算上南直隸貯備的糧食以及各地州府的庫糧,山東、河南、陝西的等地最少還需要200萬石糧食救濟;而江南浙江、江西以及南直隸則需要撥銀150萬兩修堤!
可之前京城的存糧早就被魏良卿運送到了遼東,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下發賑災?
若不是前不久朝廷剛抄了大貪官李三才的家,估計天啟皇帝又要動用自己的內帑了。
無奈之下內閣只能決定向江南的糧商購買糧食,再由這些糧商將糧食送往各個災區。
這樣一來就耽誤了糧食到達災區的時間。
這也使得那些官吏同豪強們看到了發財的機會。
官員們首先透過剋扣賑災物資,減少糧食發放,使得災情變的更加嚴重,糧食的價格不斷上漲。
一段時間之後百姓自然是堅持不住了。
當手中的銀子花完之後,他們就只能透過變賣家產來購買這些天價糧食。
而此那些手握糧食的豪強們就會拿這些糧食來換取百姓的田地。
原本糧食6錢銀子一石,一畝上好的良田可賣18兩,幾乎可以換到30石糧食。
可如今糧食漲到了4兩銀子一石,而這種災荒之年田地的價格肯定會大跌。
因為災民都在拋售,原先18兩銀子一畝的田地,如今有人肯用6兩銀子來收就已經算是在做善事了。
按照4兩的一石的糧價,他只需用1石半糧食就能換得一畝良田。
在官商勾結之下,很快大量的田地就落入了這些豪強手中。
而這些百姓則只能淪為佃戶。
豪強們的這些手段同當初李獻忠在遼東時低價收購土地時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