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七十七章 東林黨誓死抗稅,眾將星匯聚遼東(求追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七章 東林黨誓死抗稅,眾將星匯聚遼東(求追訂,月票) (1 / 5)

雖然閹黨對東林東人的陷害同清算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天啟二年的會試還是如期舉行。

朝中僅有的兩位無黨派內閣大學士何宗彥、朱國祚擔任了本次的主考官。

本次總共錄取了409名進士。

其中第一甲賜進士及第3人,分別是文震孟、傅冠、陳仁錫。

第二甲賜進士出身出身77人,第三甲同進士出身329人。

茅元儀本以為李獻總會在其中選出不少精英讓情報司設法招攬,卻不料這份長長的名單之中,寧遠伯僅僅勾出了一人。

二甲第25名盧象升。

不過他隨即明白了李獻忠的想法,畢竟這些已經考上了進士的人,算是已經進入了大明的仕官圈。

大明的如今文貴武輕,恐怕這些人中並沒有多少人願意走武將的道路。

即使他們願意聽命,那也只是聽命於大明的遼東經略,寧遠伯李獻忠。

又有多少人是聽命於李獻忠本人,甚至將來不惜同大明對立?

儘管伯爺向來以大明的忠臣自居,也從來沒有表示過有自立的意思。

不過茅元儀很清楚,寧遠伯李獻忠同大明翻臉只是早晚的問題,除非伯爺願意放棄現在的一切。

現在的遼東幾乎已經是一個獨立的藩鎮了,即使朝廷斷絕了遼東的供應,以寧遠伯現有的財力,要養活遼東鎮也是輕而易舉的。

甚至他覺得,若是沒有了朝廷的束縛,遼東會比現在發展的更快,更好。

難怪自家的伯爺將目標對準那些考不上進士舉人的年輕人。

還讓自己借錦衣衛的手拼命對東林黨人中的寒門子弟進行追殺,將他們逼到遼東。

想必這個盧象升定有過人之處,不然自家伯爺不可能在這400人中就看中了他一個。

很快這批新科進士就進入到了分配環節。

明代並不是你考上了進士就能立刻授予官職的。

立刻授予官職的只有一甲的前三名,其中狀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和探花則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別看翰林院品級不高,這可是內閣的儲備庫,大明的閣臣幾乎九成以上都是翰林出身。

大明向來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熊廷弼就不是翰林出身。

事實上大明只有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才是硬性規定非翰林不任。

所以新科進士能進入翰林院,稱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相對來說能被選進翰林院的進士還是幸運的。

但畢竟能被選入翰林院的進士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需要要等待吏部對他們進行分配。

而此時的吏部尚書則是已經投靠魏忠賢的馮銓。

萬曆41年,年僅19歲的馮銓在高中進士後,就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可謂風光無限。

可誰曾想這正是他噩夢的開始。

由於長相俊美,其不斷受到翰林院同僚的騷擾。

面對東林大佬的威脅,馮銓只得委屈求全!

其父馮盛明為遼陽兵備,年初王化貞舉報東林黨人貪汙軍備,不慎牽連到了馮盛明。

無奈的馮銓只得向東林諸君子求援,不過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在滿足了自己無恥的私慾後,並未出力救援!

最終馮盛明還是因為此事被革職。

數月前魏忠賢路過涿州時,馮銓跪於道旁,哭訴其父被彈劾丟官的經過,以及自己的遭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