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七十三章 琉球王打錯算盤,東琉球公司成立(求追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琉球王打錯算盤,東琉球公司成立(求追訂,月票) (3 / 4)

不過琉球還是多山地,耕地面積不是太多。

雖然島上可以種植甘蔗,但是這些耕地也就勉強維持本島人的口糧,根本就解決不了存糧的問題。

之前琉球給薩摩藩每年上貢的糧食也就1萬石,可見琉球並沒有太多的存糧。

想要儲備大批糧食,看來還得尋找別的地方。

耿仲明之前有管理銅礦的經驗,對於這種殖民模式其實並不陌生。

不過關稅這塊,李獻忠還是決定交給黃程。

琉球實行差別稅率,對於大明商人繼續實行十貨抽一的低稅收政策。

其他國家的商人則提高到七貨抽一。

畢竟這裡不是遼東同朝鮮,李獻忠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強,不可能實行那種三成以上的高稅收。

黃程在閩商中還是一些知名度的,由他來負責更有利於吸引流落在各地的大明商人將自己的產業轉移到琉球。

只要這些商人來了,自然會帶動相關的產業。

琉球島還是需要遷移一些大明子民過來的,相信用不了多久琉球就會徹底的被漢化了。

李獻忠決定組建利用手中的這些西班牙大帆船以及這次賣貨所得的30萬兩銀子作為本錢成立一個“東琉球公司”。

東琉球公司海貿由年輕的鄭芝龍負責,主要負責開發東亞同東南亞的商路運作以及開發。

當然東琉球公司除了經商外,還兼顧著打劫以及海上殖民地的開發。

鄭芝龍本人對於這個東琉球公司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他興奮地說道:“屬下是閩南人,福建多山少田,靠種地根本就沒法養活一家人,所以閩南人多靠海為生。”

“如今這個東琉球公司成立,可以解決不少鄉親的生計。”

“至於糧食,屬下建議開發大員(臺灣);去年大旱閩南地區的許多百姓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只要能夠給他們提供一些種子,農具他們一定願意去開拓荒地荒地。”

“大員之所以沒有得到大規模的開發主要還是安全問題。有一些海盜在那裡有據點,另外島上的土著比較兇悍。”

“屬下相信這些對於寧遠伯來說,都不是問題。”

對於臺灣沒有得到開發的原因,李獻忠很清楚。

無論是島上的土著還是海盜對他都構不成威脅,真正有威脅的是雨林中的瘴氣。

在沒有搞到金雞納霜之前,他是無力開發臺灣深處的,不過在海岸附近開墾一些荒地還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缺船,自己需要大量的新型戰船來確保海路的安全。

目前自己只有營口、旅順同仁川三個造船廠,為了防止朝鮮人掌握建造戰船的技術,其中仁川造船廠還只建造商船,不建造戰船。

這些大型帆船最快也要一年多的造船週期,看來還是要設計出一些輕型的建造週期短的主力戰艦。

琉球也要修建造船廠了。

至於臺灣,可以讓情報司在閩南地區招攬災民,為開發臺灣做準備。

考慮到臺灣南部海盜還是比較多的,以及澎湖在大明的治下,為了減少糾紛還是把目標選在了臺灣北部的淡水和基隆兩個港口。

這兩個港口建成之後,東琉球公司也相當於多了兩個補給港。

不過臺灣要比琉球更加複雜,既要面對臺灣土著建立的“大肚王國”,又要面對之後荷蘭人同西班牙人的侵擾,還要打擊各種海盜。

這個年紀的鄭芝龍肯定是應付不了的。

思來想去,他手下也只有毛文龍比較適合這種工作。

不過眼下最主要的還是解決薩摩藩的問題,不然自己的遼東水師就要一直被牽制在琉球了。

現在韃子都沒有被完全解決,自己也不可能發動對日本本土的大舉進攻。

就目前自己同薩摩藩下屬倭兵交手的情況來看,這些倭兵的白刃戰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明軍陣亡同重傷的人數也達到了兩百人。

這些倭兵的衝擊能力甚至超過了如今注水嚴重的八旗兵,也就是琉球的倭兵沒有多少戰馬,不然他們在人數佔優的情況還真有可能沖垮明軍的火銃陣。

當然了耿仲明率領的都是下屬營口路的明軍,這些士兵大多是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且沒有實戰的經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