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城堡前的護城壕被炸得沙土橫飛,不過城堡的主體並沒有太大的損傷。
瞭望臺上華夏計程車兵正在焦急著用光學測距儀,標記敵人火炮陣地的位置。
不一會的功夫,華夏的火炮也已經調整完畢,對著聯軍的火炮陣地就是一陣猛轟。
即便不透過千里鏡,城堡的華夏士兵也能看到敵方的數門火炮被炸上了雲霄。
城堡內的華夏火炮畢竟有城堡的保護,基本完好無損,但城外的聯軍火炮可就不行了,他們只有簡單的掩體保護,一整天的炮戰過後,上百門火炮直接報銷了一半。
雖然港外的戰艦上有著大量的艦炮,但是鄭芝龍在選址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一點了,梅頓城堡距離海岸線的距離遠遠超過艦炮的射程。
可是沒有足夠的火炮如何進行攻城?最後聯軍司令英國的黑森公爵心一橫,說道:“既然戰艦打不到這裡,那就乾脆將艦炮拆下來,運到這裡攻擊華夏人的稜堡。”
儘管這個方案一度遭到了海軍司令威爾森的拒絕,但最終還是在黑森公爵強硬的堅持下被實施了。
數百門艦炮從聯合艦隊的戰艦上被拆下來,送往前線。
起初還只是一些輔助戰艦上的艦炮。
但是華夏人的火力兇猛,這些威力較小的18磅炮射程不行,完全成了華夏人的靶子。
最終他們只得從主力戰艦上卸下24磅重炮用來攻城。
不過艦炮畢竟不是專業的陸戰火炮,雖然口徑大,射程遠,但是受到仰角的限制,炮擊的效果並不好。
比不上華夏的榴彈炮,一炸一大片。
雙方一連對戰了十餘日,聯軍始終無法壓制華夏人的炮火。
李興祖說道:“琉球伯,這樣下去可不行,這幫洋鬼子的艦炮越來越多,我們的火炮也開始被炸燬了。”
“雖然我們每天晚上都用水泥修補城牆,但這也不是辦法。”
“倒不如請君入甕,讓他們出動步兵攻城,只有大量殺傷了這群洋鬼子,他們才會停手!”
之後的戰鬥中,華夏的火炮反擊逐漸減少,給聯軍造成一種假象,他們的火炮已經所剩無幾了。
黑森公爵長舒了一口氣,說道:“這群華夏人的火炮終於熄火了,如今是該我們歐洲的勇士徹底消滅他們的時候了!”
所有人都知道,東琉球公司從歐洲搜刮來的財富幾乎全部都在這裡了。
對於攻克梅頓城堡他們自然是熱情高漲。
這畢竟是荷蘭的國土,所以荷蘭人自己肯定是義不容辭。
很快三千名全副武裝的荷蘭士兵,在兩千名法國士兵的掩護下向著梅頓城堡發起了衝鋒。
鄭芝龍知道,如果這個時候自己開炮一定會重創敵人。
不過為了放長線釣大魚,最終華夏的火炮手還是忍住了誘惑。
只是當聯軍士兵進入500米內才用虎蹲炮收割了一波人頭。
進入200米後,華夏的步槍開始發威了。
這裡的華夏軍裝備的是今年剛剛改良的“乾熙1638”式步槍,其射擊更加穩定,且使用壽命更長,可以適應連續高頻率射擊的需要。
無論是荷蘭人還是英國人,都沒有同裝備了新式步槍的華夏軍隊交過手,所以他們的戰術還是停留在之前對於火槍的認識上。
衝鋒的荷蘭人還沒有衝到前方的護城壕就被消滅了大半,尤其是華夏的狙擊手們,專門針對聯軍的軍官進行狙擊。
不一會前線的指揮系統就崩潰了。
失去了指揮計程車兵們,攻城就更加沒有章法了,只是不斷的在稜堡前倒下。
不過歐洲人畢竟也十分精通火槍,很快他們就改變了戰術,改成了塹壕戰。
不斷利用塹壕向稜堡推進,這樣一來他們的傷亡果真減少了不少。
眼看敵人就要挖到稜堡下方了,華夏軍只得使用大量的“轟天雷”。
這些轟天雷一旦被投擲進敵人的坑道之中,必然是一炸一大片。
戰鬥進行的異常殘酷,僅僅幾天時間聯軍就陣亡了三千餘人,他們甚至都沒有摸到過稜堡的城牆。
黑森公爵的臉色異常難看,因為根據最新情報華夏人在得知東琉球公司被襲擊後,便在原波蘭同勃蘭登堡王國的邊界附近集結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