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北、東、南三面環山,北面有科古爾琴山、婆羅科努山;南有哈爾克他烏山和那拉提山;中部還有烏孫山、阿吾拉勒山等橫亙,構成“三山夾兩谷”的地貌輪廓。
這裡水草豐美,伊犁河谷素有“西域溼島”、“塞外江南”之美稱。
更重要的是巴圖爾在那裡發現了一個特大的金礦。
巴圖爾明白如果失去了伊犁河流域以及富饒的伊犁河谷對於準噶爾部意味著什麼?
即便他能夠攻破莎車城,也無法彌補被李獻忠偷家的損失。
所以他才會急火攻心,昏厥過去。
甦醒後的巴圖爾很快便做出了撤軍的決定。
當然瞭如果匆忙撤退,很可能會遭到華夏軍的追擊,於是這些“白山派”被他繼續留在了莎車城外牽制城中的守軍。
歸心似箭的巴圖爾急忙率領大軍北上,他一定要從華夏人手中奪回伊犁河谷。
不過原本就士氣低落的準噶爾軍,如今老家被偷,更是人心浮動。
加上他們這時慌忙撤退,隨身攜帶的輜重也不多。
情急之下,準噶爾部也只得向附近的部落搶糧。
“白山派”這回可謂是引狼入室。
關鍵是他們家裡的“狼”還不止一頭,李自成的大順,華夏軍還有準噶爾人,全都是野心勃勃的“大灰狼”。
除了幾隻“野心狼”,“白山派”還要對付自己的仇敵“黑山派”。
很顯然此時他們已經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巴圖爾心想反正也已經同“白山派”撕破臉皮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白山派”的老巢喀什也一併拿下得了。
沒有喀什城裡的物資,他的大軍很難獲得充足的補給。
於是準噶爾的人馬開始進攻喀什城。
此時“白山派”的主力正在莎車城下同“黑山派”纏鬥,老巢喀什留守的人馬並不多。
準噶爾人的進攻十分順利,沒過多久他們便攻入了喀什城。
但是很快城內已經漸漸平息的廝殺聲又激烈了起來。
只見城牆上突然出現了大批的華夏士兵。
“砰、砰、砰”
隨著火銃聲的響起,無數衝入城內的準噶爾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刻他們才反應過來,華夏人早就佔領了喀什,這是故意將他們誘入城內。
更加可怕的是此時埋伏在喀什城內的華夏鐵騎,也正從城內的街道向著他們衝殺。
攻城的準噶爾士兵,看到這個情況扭頭就向著城外逃跑。
可是兩條腿如何跑的過四條腿,華夏士兵此時已經進入了騎兵最喜歡的掩殺環節。
他們肆意揮舞起自己的長槍同馬刀,不斷地斬殺著逃跑的準噶爾人。
不一會的功夫,攻入城內的5000準噶爾士兵就被斬殺了大半。
就當巴圖爾意識到自己上當了,準備撤退的時候,四周又出現了黑壓壓的騎兵。
那些不斷飛來的羽箭告訴自己,這些是漠北蒙古的騎兵。
很顯然這些蒙古人已經變成了華夏人的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