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著名的歌姬便是“秦淮八豔”了,這八人之中名氣最大的自然是陳圓圓。
畢竟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讓她成為了紅顏禍水的代名詞。
其次便是柳如是了,她同錢謙益老夫少妻的結合也是轟動一時。
錢謙益正式用八抬大轎將柳如是迎進門,是完全不符合當時禮法的。
一般的納妾壓根就沒有任何儀式,多是偷偷摸摸的。
不過柳如是對錢謙益也算的上是不離不棄,在錢謙益落難之時多方奔走,將其救出牢籠!
最讓人敬佩的還是她的氣節,錢謙益降清後,柳如是誓死不願跟隨其進京,並不斷勸說其反清。
錢謙益降清後其實只在京師呆了三個月就辭官了,之後一直在暗中資助反清,並多次參與策劃了前明將領反正。
包括他的學生鄭成功反攻南京,錢謙益也參與了策劃!
秦淮八豔的排名頗有爭議,不過從民族大義這點來看,柳如是位列秦淮八豔之首也算是實至名歸。
儘管此時的柳如是應該才只有13歲,不過出於對她的好奇,李獻忠還是決定冒險見上一面。
為了招待好李獻忠,汪士明將自己在瘦西湖畔的一座別院讓出來,作為李獻忠在揚州的落腳點。
而這裡自然是戒備森嚴,張之極的人馬負責別院外圍的保衛工作。
李獻忠自己的護衛營則負責別院內的安全,此外還有錦衣衛同情報司的暗衛,可謂是處處設防。
畢竟現在有了火銃這玩意,雖然李獻忠自己的身手不錯,但碰到火銃他同樣擋不住。
如今身處揚州他自然是不敢大意。
雖說已經接近了江南,不過十一月的揚州依然是寒風刺骨,原本有些微醉的李獻忠被這涼風一吹頓時清醒了許多。
在一眾護衛的引領下,他穿過了花園的假山流水,終於來到了今晚的目的地。
“藏珍閣”三個燙金大字,在燈籠的照耀下依然是溢彩流光!
走進藏珍閣李獻忠立刻感受到了溫暖,儘管室外已經是寒風刺骨,不過炭火使得這裡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暖閣。
很快一陣琵琶聲便傳到了李獻忠的耳中。
不過同一般青樓悠揚的琴聲不同,柳如是的琵琶十分急切,似乎有千軍萬馬的拼殺的氣勢。
儘管李獻忠不是十分精通音律,不過他也知道柳如是所彈奏的乃是古曲《十面埋伏》。
李獻忠說道:“本王原以為江南女子應該喜歡《春江花月夜》這類婉約的曲子,沒想到姑娘卻是另類!”
這時柳如是抱著琵琶起身向李獻忠行了一禮。
柳如是一身青色的錦袍,雖然不像大多數青樓女子穿的那般豔麗,倒也有幾分素雅。
不過看到了她的面容之後李獻忠多少還是有些失望的。
倒不是說柳如是不漂亮。
雖然13歲的她看上去還是略顯青澀,不過精緻的五官輪廓,加上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定然是一個大美女。
只不過李獻忠如今也算得上是這方面的老手了,各種佳人接觸的不少,說實話柳如是並沒有太驚豔到他。
主要還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秦淮八豔之首”的名頭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