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崇禎看楊嗣昌的眼神中又多了些許讚賞之意。
還是楊嗣昌想的周到,自己將張鳳翼扔到通州,就是為了給楊嗣昌上位兵部尚書鋪路!
當然此刻崇禎最關心的還是如何退敵,他說道:“前番楊卿給朕上的《防遼疏》很有見地,只可惜李獻忠出手太快。如今永平同遵化等地已經落入敵手,燕山同灤河防線已為李獻忠所佔據,朝廷還有何破敵之策?”
楊嗣昌早就料到崇禎會問這些。
他上《防遼疏》的時候形勢並沒有這麼惡化。
首先朱由崧並沒有稱帝,他是以防李獻忠造反的角度去說的。
那時候所有計程車紳百姓肯定都是向著朝廷的,如今多了一個弘光皇帝影響很大,那些原本會顧忌李獻忠反賊身份的人,如今便可以心安理得的投降弘光皇帝,反正都是大明。
而且那時候青州也沒有丟失。
千萬不能小看青州的得失,有青州在,海寇會被完全限制在膠東地區,不會影響到整個山東。
如今青州一丟,李獻忠隨時可能佔領山東截斷漕運。
說實話此時京師已經不可能守住了。
縱然李獻忠一時攻不破京師,只要他截斷了漕運,那麼京師同直隸的丟失就是時間問題。
西北四鎮投靠弘光皇帝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辦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遷都南京,將北方這個爛攤子丟給李獻忠。
他搞的那個“攤丁入畝”以及“士紳一體納糧”肯定是不會得到士紳支援的。
直隸對於李獻忠來說非但不是資產反而會成為負擔。
李獻忠如今的地盤根本就養活不了這麼多的軍隊,楊嗣昌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從江南同湖廣每年收購大批糧食。
大明原本就是兩京制,南京的六部,各種管理機構甚至是宮殿都是現成的。
只要到了江南,便可以利用江南的財力同糧食發展新軍。
到時候開海,發展同荷蘭人、葡萄牙人的貿易,便能得到銀子同火器。
只要截斷了李獻忠的糧食供給他就蹦躂不起來。
朝廷到時候全力剿滅張獻忠穩定湖廣、四川。
然後可以利用李自成對付李獻忠,用不了幾年朝廷就能緩過來。
但這話,楊嗣昌實在是不敢說。
且不說以陛下的性格,不可能接受丟棄北方跑路。
京師中還有不少北方官員勳貴,他們肯定也是不能接受朝廷南遷的。
如今自己提出來,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除非陛下大力支援,不然自己一定會死的很難看。
這個出頭鳥還是讓別人來當吧!
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楊嗣昌說道:“為今之計,我們只有先守住京師,挫賊鋒芒,接下來才有可能反敗為勝!”
“而朝廷勝負的關鍵就看袁總督的了,若是他麾下的六萬精銳能夠及時抵達京師那麼我們就可以頂住李獻忠的進攻。”
“李獻忠也是輕兵突襲,後方並不穩固。只要他不能一鼓作氣拿下京師,情況就會對朝廷越來越有利。”
“此外,可令陳奇瑜繼續率領湖廣軍圍困襄陽;命曹文詔麾下的2萬精銳匯同南直隸的援軍先北上兗州,同左良玉鎮守的濟南互為犄角,確保漕運的暢通。”
說實話,對於楊嗣昌說的這些崇禎有些失望。
他原本還以為他會有啥驚天的謀劃,甚至反推遼東腹地,原來也只是堅守京師而已。
崇禎手中能打的牌實在是太少了,數萬蒙古騎兵陳兵在宣府大同,宣大的兵馬朝廷根本就不敢調動。
此時他也就只能寄希望於袁崇煥了!
兵部尚書張鳳翼從京師前往通州時已經提前給家中交代完了後事。
人的影,樹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