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意氣奮發的下令征討登萊,這下可難倒了內閣。
之前的滁州大戰,封賞有功將士,以及撫卹陣亡士兵朝廷耗去了大量的錢糧。
本想著流寇基本剿滅了,今年應該沒有大的戰事了,總能緩一下。
沒想到跑出來一個袁崇煥,居然又挑起了大戰。
如果僅僅是發兵登萊,從江南再轉運一批糧食過來勉強還能支撐。
可是陛下受到了袁崇煥那個“五年平遼”計劃的影響,居然要同時再招募編練3萬羽林營。
而且不但要在京師編練羽林營,還要求各省也精煉新軍,積極備戰。
以一年為期,各省至少要編練出20萬新軍,可以隨時奔赴戰場。
這下可樂壞了各省的督撫,他們紛紛以編練新軍為由,截留交給朝廷的稅賦。
而且還趁機向治下的百姓攤派。
為了湊餉練兵。
崇禎帝宣佈將後宮的開銷削減一半,除了皇太后張嫣的用度之外,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用度減半。
並號召大臣們捐銀練兵。
不過大臣們的反應並不積極,只有首輔周延儒捐了5000兩,然後兵部尚書馮銓捐了3000兩,接下來的官員們按照官職大小遞減。
之前被天啟帝狠狠打壓的勳貴們也相當吝嗇。
成國公朱純臣氣憤的說道:“他老朱家的藩王各個富的流油,崇禎憑啥薅我們的羊毛?”
一旁的英國公張維賢提醒道:“成國公,還請慎言!”
京營的編制被朱由校一削再削,現在他們總共就只能吃3萬人的空餉,朱純臣早就怨氣沖天了。
他說道:“怕啥,反正現在錦衣衛同東廠的鷹犬們已經成了崇禎的皇家保鏢,我們可以放心的說。”
“自從遼國公不來京師了,我們的收入也跟著縮水,如今我也就勉強養活府上那點人。要捐銀是吧,那好。我成國公助銀100兩,嫌少他們可以不收!”
看著吝嗇的朱純臣,張維賢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朱純臣最早跟著李獻忠到處撈錢,他的家產即使不是京城首富,那也是妥妥的前三,可比自己有錢多了。
如今朝廷同遼東已經勢同水火了,他還在這邊口無遮攔。
就算沒有東廠的鷹犬,焉知眼前的這些人會不會向陛下揭發他有悖逆之言。
陛下哪天要是真抄了他的成國公府,估計也就不會為了軍費犯愁了!
最終英國公張維賢捐了3000兩,勳貴們在朱純臣的鼓動下也多是隻捐了幾百兩。
偌大一個京師,數百名官員勳貴,總共也就捐了13萬7千餘兩。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內閣在商議之後,也只能決定先苦一下百姓了。除了原本每畝加派3厘5毫的“遼餉”外,再加徵2厘5毫的“練餉”。
這個提議很快就幾乎得到了全部官員的支援,若是不收這“練餉”,說不定又要讓他們助餉了!
最終崇禎帝也只能下旨,崇禎三年的秋賦加徵“練餉”。
洪承疇得知這個結果後,也是哭笑不得。
他費盡了心思好不容易將流寇給打壓了下去,朝廷這個“練餉”一收,恐怕用不了多久流寇就會死灰復燃的。
這個袁崇煥當真是害人不淺。
可是他目前也沒有辦法,登萊之戰他是非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