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張鬥耀一看這架勢趕緊棄城而逃,這些手持木棍鋤頭的百姓,原本想要拿下縣城還是很有難度的。
張鬥耀一跑後,白水縣也放棄了抵抗,王二等人很快就佔據了白水縣。
白水的府庫之中糧食雖然不多,但是王二等人向附近的災民放糧,引得不少百姓來投。
這些人原本也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如今只要有糧吃他們還會在乎造反不造反嗎?
起義軍佔據白水縣後,向災民紛發刀械,他們以墨塗面,作為義軍的標誌。
起義軍首戰於災荒嚴重的澄城。
至澄城縣城下,王二大聲說道:“誰敢殺知縣?”
眾人齊聲應道:“我敢殺!”
“我敢殺!”
“我敢殺!”
王二知軍眾齊心,即率眾攻入縣城,誅殺了知縣。
義軍開倉放糧之後,聲勢逐漸壯大,王二想要固守縣城。
種光道說道:“此時渭北各處飢餓民遍地,澄城糧少,若是我們困守在這裡很快就會被官軍合圍的。”
“倒不如先退到洛河以北,避開官軍的鋒芒,也方便我們接收更多的災民!”
很快義軍便放棄兩座縣城,直接退至洛水北岸。
在洛河北,隨軍饑民漸多,聲勢日大,遂轉戰渭北各地,攻城奪寨,處斬惡吏,打富濟貧,百姓擁戴。
渭北王二等亂民聚眾上萬,連破數縣,搶奪倉庫,斬殺官吏,很快就引起了官軍的重視。
陝西巡撫傅宗龍趕緊派兵北上鎮壓。
不過王二按照種光道的計策,同官軍打起了游擊戰。
義軍行蹤飄忽不定,亦匪亦民,使得官軍失去了目標,最終他們成功在澄城北面的麻坡山一帶設伏,打死打傷官軍三百餘人,其餘的官兵則如同驚弓之鳥迅速逃了回去。
這場伏擊戰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義軍計程車氣,原本猶豫的百姓看到王二義軍打敗了官軍,也紛紛加入起義隊伍,其中還有不少是之前因為欠餉而被迫出走的明軍逃兵。
王二又聽從種光道的建議,裁撤老弱,只保留數千有戰力的精銳部隊,義軍活躍在、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
“王二起義”就像是開啟了一個潘多拉的魔盒,無數在死亡線上掙扎的陝西百姓發現原來他們不止是等死這一條路。
很快陝北的農民起義便由星星之火變成了燎原之勢!
不久後陝北府谷縣農民王嘉胤集結一群饑民造反,王二即率隊北上與之匯合,起義軍擴充套件到五六千人。
不久王二、王嘉胤率眾南進,駐軍於黃龍川。
起義軍所經之處,殺貪官,破監牢,開糧倉,濟饑民,風靡渭北。
同時,在情報司的策劃下,安塞高迎祥、宜川王左掛、延川混天王、洛川黑煞神、靖邊神一元、清澗點燈子、綏德不沾泥、米脂西川王子順、苗美等紛紛舉事。
一時間整個陝西可謂是風起雲湧,農民軍不但遍及陝西全境,甘肅東部、山西南部以及四川北部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訊息傳到京師,朝堂上下一片譁然。
因為這些參與造反的反賊不光有農民,還有不少是前些年被天啟帝朱由校裁撤的邊軍。
此外由於朝廷的餉銀經常拖欠,再加上大明的巡撫總兵上下盤剝,導致大量陝北的邊軍每月實際到手的餉銀只有半兩,僅為正常餉銀的三分之一。
這些邊軍根本就無法養活自己,只得做逃兵另謀生路,如今這些義軍之中不乏邊軍精銳。
這也就是這些義軍戰力強悍的原因,他們中很多原本就是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