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批閹黨自己跑到遼東肯定會引起崇禎的注意。
不過如今只是他們的子侄就不是這麼明顯了。
這些人辭官變賣產業也是很正常的,加上錦衣衛同東廠都還掌握在閹黨手中。
崇禎的耳目不通也就很正常了。
如今天啟皇帝的百日大喪已經結束了。
雖然由於陵寢剛開始修建,尚不能入葬,不過喪儀也算是完成了。
其實此時崇禎的危機並沒有完全解除,雖然前朝有不少閹黨成員辭職,使得閹黨的聲望大跌。
但是皇宮依然完全在魏忠賢的掌控之下,一個王承恩根本就不可能影響到閹黨對皇宮的控制。
所以他必須要隱忍。
張嫣告訴崇禎,所有的水和食物一定要小心以免被魏閹給暗算了。
為了對付崇禎,閹黨們還是用了之前屢試不爽的辦法,給崇禎皇帝敬獻美女。
不但如此還使用了催情的迷魂香。
不過在抵抗美色方面崇禎帝確實要比他的父兄,泰昌帝同天啟帝強的多,這些手段硬是沒有讓崇禎沉迷。
最後,魏忠賢直接請辭東廠提督,用於試探崇禎的態度。
崇禎不允,還好言寬慰,並准許奉聖夫人客氏出宮,到私人宅第居住。
然後魏忠賢請求各地停止修建自己的生祠。
朱由檢批准以前生祠保留如故,不再新修。
最後他又讓自己的黨羽上疏讚頌自己,而朱由檢總是非常開心地讀著這些奏章,不見半點慍怒,他還不斷地嘉獎魏忠賢及其黨羽王體乾、崔啟秀等人。
這一些列的試探,也使得閹黨們終於放下了戒備。
崇禎帝也不過才16歲,或許是自己太過小心了。
御史楊維垣雖然也是閹黨,但是他同崔呈秀有矛盾,他一面彈劾魏忠賢的得力干將崔呈秀,另一面卻對魏忠賢大加讚美。
這正好給了朱由檢發作的機會,他直接順水推舟拔除了崔呈秀,這一舉動無疑是發出了一個訊號。
崔呈秀乃是魏忠賢的“五虎”之首,他本人非但是內閣成員,還同時兼任吏部尚書同左都御史。
他的垮臺也吹響了向閹黨反攻清算的號角!
朝中彈劾魏忠賢的奏疏接二連三的出現,朱由檢卻一直不動聲色,任由他們發揮,直到攻擊魏忠賢的浪潮掀到最高,嘉興縣貢生錢嘉徵上疏列舉魏忠賢的十大罪狀。
一曰並帝。
群臣上疏,必歸功廠臣,竟以忠賢上配先帝。
二曰蔑後。
羅織皇親,幾危中官。
三曰弄兵。
廣招無籍,興建內操。
四曰無君。
軍國大事,一手障天。
五曰剋剝。
新封三藩王,不及福藩之一。
忠賢封公,膏腴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