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上天示警”的傳言,在百姓中深入人心。
甚至有些御史要求天啟帝下罪己詔,以平息上天的怒氣。
為了儘快安撫人心,天啟皇帝朱由校不得不下了“罪己詔”。
不過利用這件事情大做文章的可不止是李獻忠,東林黨同復社也覺得這是一個打擊魏忠賢這些閹黨的好機會。
最先發起反擊的是欽天監,欽天監是監測天象的機構,在平時可謂寂寂無名,是個閒衙門,此次大災讓他們有了話語權。
欽天監佔語曰:“候得五月初六日巳時地鳴,如霹靂之聲從東北艮位上來,行至西南方,有云氣障天,良久未散。”
佔曰:“地鳴者,天下起兵相攻,婦寺大亂。”
又曰:“地中洶洶有聲,是謂兇象。其地有殃,地中有聲混混,其邑必亡。”
其中有兩句尤為關鍵,便是“婦寺大亂”和“其邑必亡”,婦乃女人也,寺指的是太監,寺人乃是太監之古稱。
婦、寺合在一起便是指女人和太監聯合起來作亂,這也太明顯了。
這個女人指的當然是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奉聖夫人客氏,這個寺人不就是魏忠賢。
魏忠賢大怒,下令直接將欽天監監正給杖斃。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魏忠賢這種“殺人滅口”的行為反而是加速了這種言論的傳播。
現在除了遼東之外,幾乎已經沒有地方傳播“天子失德”了。
在東林黨同復社的推波助瀾之下,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本次的京師大爆炸乃是由於“閹黨亂政”,搞得天怒人怨,故而上天降下責罰。
欽天監監正由於說出了真相而慘遭魏忠賢杖殺,更是激起了百姓們的憤怒!
於是全國各地魏忠賢的生祠紛紛遭到百姓的打砸,憤怒的百姓哄搶貢品,拆掉生祠,使得官府不得不派軍士日夜看護。
如果只是百姓鬧一鬧也就算了,內閣首輔顧秉謙的立場也出現了鬆動。
他居然上書建議將一些關押在詔獄的東林黨人轉到刑部,走正常的司法程式審判。
要知道當初顧秉謙為了投靠魏忠賢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這位顧首輔今年都已經七十六了,4年前他就拜入了魏公公的門下。
當時都流行給“九千歲”做義子,不過顧首輔畢竟是一個讀書人,他這把年紀了直接開口讓魏忠賢做義父雙方都有些尷尬。
不過這些難不倒他,於是他讓自己的小兒子做了魏忠賢的義孫,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魏公公的義子了。
可如今很明顯這位顧首輔是有些怕了,在向東林黨人示好。
對於顧秉謙的建議,魏公公也很快做出了回應。
他直接令自己的手下孫雲鶴將這些東林黨人全部在獄中秘密處死。
這下將顧首輔嚇得不輕,趕緊稱病。
“九千歲”魏公公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只要天啟帝不倒,他依然是那個呼風喚雨的魏忠賢。
即使你們再假託天象造勢也沒有用。
為了讓陛下好好的散散心,保持心情開朗。魏忠賢同奉聖夫人客氏決定一起陪朱由校去西苑划船。
其實天啟皇帝的愛好並不多,除了做木匠活外,也就是在宮中搞搞“內操”,去西苑劃劃船。
自從練了羽林營之後,朱由校也就對“內操”失去了興趣。
畢竟有了真正的強軍後,誰還有心思老陪著一群太監宮女玩“過家家”?
所以除了幹木匠活外,去西苑划船就成了朱由校少有的生活調劑了。
朱由校划船和別人不同,他不喜歡呆在大船上喝喝小酒,看看美女跳舞或者欣賞一下湖面上的風光。
而是喜歡駕小船去深水冒險,有時候還喜歡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