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要求發餉的明軍士兵,開原的遼國公府以及遼陽的薊遼總督衙門同遼東巡撫衙門都遭到了士兵的包圍同抗議!
李三順說道:“撫順關同寬甸路都出現了軍士打死官員的事件,如今情報司名單上肯定忠於朝廷,同我們不是一條心的那幾個官員都被打死了。”
李獻忠說道:“讓遼東巡撫衙門直接換上我們的人頂替這些官員,另外以遼國公府的名義給這幾名官員的府上送去一些喪儀。”
孫承宗這次巡視九邊十分辛苦,前後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幾乎是把整個長城來回走了一遍。
天啟帝朱由校也對自己的這位老師十分感激,本次他做的事情都是得罪人的,有相當大的阻力。
總體來說孫承宗幹得不錯。
不過他最關心的還是遼東的實際情況。
孫承宗說道:“遼東軍的狀態很好,無論是軍備還是戰力都是九邊之冠!非但如此,如今大量流民都湧向遼東,遼東的人口已經接近300萬了。”
“遼東的治理很不錯,以老臣來看,再過幾年,遼東就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聽到這話後朱由校皺起了眉頭,問道:“若是遼東軍兵臨城下,京營能堅持多久?”
孫承宗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京營根本就不可能擋住遼東軍,能守上一天就已經不錯了。”
不過他又補充道:“其實無論是九邊各鎮,京營都抵擋不住,實在是京營太弱了!”
朱由校說道:“看來京營是徹底廢了,如今也不指望這些廢物能脫胎換骨了,今年京師三大營的月餉也只發一半吧。”
“省下來的銀兩朕要編練一支3萬人的天子親軍,這件事情還得麻煩孫閣老。”
孫承宗原本以為天啟帝只是迫於財政的壓力才實行裁軍欠餉的政策,沒想到陛下如此有遠見。
他興奮地說道:“老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儘快編練出一支能守衛京師的天子親軍,還請陛下為親軍賜名。”
朱由校想了想,說道:“就叫‘羽林營’吧!”
孫承宗猶豫了一下說道:“如今遼東軍的戰力實在太強了,山海關也在其掌控之中。老臣建議調整一下九邊的配置,將山海關劃入薊州鎮。這樣即使將來有變朝廷也可以依託山海關,確保關內的安全。”
其實朱由校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他的想法與孫承宗有所不同,他是想直接設立一個遼西鎮。以遼河為界,將遼河以西單獨設立一個軍鎮。
也就是將李獻忠手中的山海關同廣寧兩路給單獨劃出來。
不過這件事還是要循序漸進,畢竟近期自己對遼東的動作有些多了,也不能一下子將李獻忠逼的太急。
雖然他還是很信任孫承宗的,不過這件事情還需保密,此時也不方便向其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朱由校說道:“這件事還是容朕再想一下,也要考慮到遼國公的感受,不必急於一時。”
儘管朱由校是在暖閣之中單獨會見的孫承宗,不過兩人的對話還是被殿外的小太監給偷聽了一些。
很快這些訊息就傳到了“九千歲”魏忠賢的耳朵裡。
朱由校最近的動作實在是有些多,更主要的是他的這些動作完全繞過了司禮監同內閣。
尤其是陛下要單獨建立羽林營的事情,讓他不得不警覺起來。
出於盟友的義務他還是將這些訊息告訴了茅元儀,目前這個“木匠皇帝”有逐漸脫離掌控的趨勢,這點他不得不防。
說到底他能夠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全是得益於朱由校的放權。
第二天朝會上,朱由校傳令兵部配合孫承宗組建全新的羽林營。
很快戶部尚書田吉就以戶部沒有銀子為由表示無能為力。
朱由校隨即宣佈今年遼東以及京營的月餉只發一半,另一半先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