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投降明軍後,阿濟格其實也一直是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雖然李獻忠接受了他們的投降,但是大明皇帝是什麼態度,他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好在從京師傳來了訊息,大明的天啟皇帝終於接納了自己的投降。
去除汗號這根本就不是個事,本來他這個大汗也就是自封的。
原本阿濟格以為自己麾下的這九千人馬會被編入“皇協軍”,替李獻忠進行征戰。
沒想到李獻忠還是給了自己一塊地盤。
不久後他被正式冊封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
別小看這個都指揮使,雖然如今阿濟格的地盤不大,又沒有多少部眾,不過起碼說明大明已經接受了建州女真繼續存在下去,他們不用被滅族了。
但如今阿濟格的情況很不樂觀。
母妃阿巴亥的出現,讓鑲藍旗剩下的9千戰兵跟隨自己投明。
但是不少人的家屬都在朝鮮的代善那裡,時間一久難免人心思變。
如果不是明軍的水師已經封鎖了鴨綠江同圖門江,並沿江修建了烽火臺,恐怕不少人途徑偷偷跑到朝鮮那邊去了。
阿濟格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殺到對岸的朝鮮去,將代善的地盤給搶過來。
阿濟格說道:“本貝勒就是不明白李獻忠的意思,他將我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又將朝鮮兩道納入了建州左衛。這不是分明暗示我出兵收復建州左衛,但我請求渡江征討代善,他又不應允?”
範文寀說道:“看來大明對我們還是有所顧忌,怕我們一旦過了江,直接同代善合兵一處。”
“以明軍的實力想要消滅朝鮮的代善是很輕鬆的事情,但李獻忠一直沒有這樣去做,很顯然他是存著‘養寇’的意思。”
阿濟格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
因為明軍不僅是駐軍遼東,還有不少明軍駐紮在朝鮮,若是李獻忠有心吃掉代善,恐怕早就攻下平壤了。
他說道:“如今我們被安排在了這個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長此以往肯定是人心渙散,不知道範先生可有辦法可以使得明軍對代善下手?”
對於阿濟格的小心思,範文寀自然是一清二楚,如今這地方他壓根就待不下去,自然是想將代善取而代之。
不過代善手中的人馬和地盤都是阿濟格的數倍,不借助明軍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扳倒代善。
他說道:“如果維持目前的狀況不變,我看明軍並沒有出兵朝鮮的意思。為今之計,想要明軍發兵除非是朝鮮發生巨大的狀況。”
“只有朝鮮的政局突變,才有可能讓明軍改變原來的策略,實現貝勒爺一統建州左衛的抱負!”
“範某不才,願意過江見一見代善,挑動他發兵南下進攻朝鮮,這樣我們才有渾水摸魚的可能!”
阿濟格聽聞之後大喜,說道:“難怪大汗常說範先生乃是諸葛孔明再世,如今全仰仗範先生了!”
範文寀拜見了大妃阿巴亥之後,便嚮明軍提出要去朝鮮勸降代善。
很快李獻忠就批准了範文寀前往朝鮮,並派船隻將其送過了鴨綠江。
自從明軍進攻寬甸以來,對於鴨綠江的封鎖就變成了常態。
除了有巡邏船定期巡邏外,明軍還摧毀了朝鮮這邊所有的碼頭。
別說是戰船了,就算是漁船也休想過江,除非水性極好的人直接遊過鴨綠江。
要是夏天還有可能,如今這天寒地凍,跳江那基本屬於找死。
很快範文寀就在明軍戰船的掩護下來到了義州城。
義州的守將原本以為明軍是要進行渡江,看到是範文寀後如蒙大赦,趕緊將他一路送往了平壤。
自從皇太極戰死在赫圖阿拉後,代善就預感到李獻忠要對建州女真出手了。
可惜阿濟格不聽自己的良言,硬要在寬甸六堡自立,直接被明軍斷了歸路。
不過目前朝鮮的情況也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