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鳥銃雖然是全新的但是射擊次數應該超不過30次。
如今這2000杆鳥銃也已經流入了建州。
光是賣這些鳥銃他就從韃子那裡賺回了9萬兩銀子。
而韃子更是擁有了8000杆各式火銃,如今4萬漢軍牛錄中有兩成是火銃兵,也為八旗提供了“強大地”火力支援。
如今的建州八旗總共擁有8萬戰兵,其中一半是建州牛錄,一半是漢軍牛錄。
儘管兵員質量上大幅度下降,但僅從數量來看各旗麾下的旗丁同牛錄確實達到了歷史最高峰。
建州13歲以上的男丁已經全部都被編成了戰兵,所以努爾哈赤自己最寵愛的大妃阿巴泰所生的第十二子,虛歲16的阿濟格提拔成了鑲藍旗的旗主,以接替此前被明軍俘殺的濟爾哈朗!
除了8萬戰兵之外,建州還組建了2萬朝鮮輔兵。
在範文寀的建議下建州也開始學習明朝修築邊牆,在數十萬朝鮮勞工夜以繼日的勞作下,終於沿著蘇子河北岸修築了兩道邊牆,並且重築了古勒寨城和馬兒墩寨城。
也正是由於這兩座寨城的存在,使得赫圖阿拉北面又增加了兩道防線。
莽古爾泰說道:“啟稟大汗,我願意率正藍旗1萬人駐守古勒寨城,定將明軍阻擋在古勒寨下。”
如今的八旗有8萬之眾,除了代善率領兩紅旗的兩萬人馬分別駐守在平壤以及寬甸地區外,其餘六旗的6萬人都集中在赫圖阿拉周邊。
以古勒寨的規模最多也就是囤兵萬餘人了。
努爾哈赤說道:“李獻忠此番大舉征伐建州,士氣正盛,你當利用古勒寨的地形多備礌石滾木。守住城池即可,切勿出擊以免中了明軍的詭計。”
莽古爾泰領命後,他又命令杜度率領七千鑲白旗駐守在馬兒墩寨城,隨時策應古勒寨。
自己則率領四萬多主力坐鎮赫圖阿拉。
很快明軍主力就來到了古勒寨下。
古勒寨三面臨水,蘇克素護河從城南流過,上夾河由城西流過。
城西、南、北三面為天險峭壁,東連青龍山,構成了三面壁立的天然屏障。
明軍想要攻克古勒寨城,惟有從青龍山向上仰攻這一條路。
之前雖然李獻忠曾經兩次攻陷古勒寨,並將寨城搗毀,不過那都是建立在建州兵力空虛,古勒寨幾乎沒有主力防守的前提之下。
如今古勒寨城已經被重新修築,擁有2道城牆。
不得不說朝鮮人修城的技術要略好於建州,如今的古勒寨城外城城高4米,擁有多個角樓,城外還挖了兩道壕溝,形成了一道嚴密的防禦體系。
“該死的棒子!”
李獻忠突然冒出的這句話,使得一旁的李三順等人大為不解。
他趕緊解釋道:“棒子也就是朝鮮人,這幫朝鮮人居然提升了建虜的築城水平,真是該死!”
這古勒寨只有東門外的一條山道可以進行仰攻,由於山道是有坡度的,城上丟下來的礌石滾木很容易對攻城的明軍造成殺傷,即使明軍可以填平壕溝也很難將臼炮推到城下迅速破城。
李三順說道:“韃子的壕溝距城牆50步的距離,這個距離在他們的弓箭和火銃射程範圍之內,若是我們強行填壕溝,恐怕要付出不小傷亡。”
“不如我們用紅夷大炮加上魯密銃先對古勒寨進行火力壓制,這樣雖然浪費一些時間,不過可以減少傷亡。”
李獻忠說道:“城內的韃子不下萬人,而且古勒寨是有內城的,如果用炮轟恐怕也得轟上個幾天才能破城。而且我們免不了要進行強攻,恐怕也得付出千八百人的代價。”
李三順不解的說道:“寧遠伯的意思是我們不強攻嗎?”
很快李獻忠就拿了一張圖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