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七章 熊蠻子遇襲(求月票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熊蠻子遇襲(求月票訂閱) (1 / 2)

歷史上熊廷弼是六月才赴遼東上任的,剛從京城動身就傳來了開原失守的訊息,還沒走到山海關又傳來了鐵嶺失守的訊息。

等他到達遼東的時候整個遼北地區已經全部淪陷了。

如今由於李獻忠的出現,整個薩爾滸打成了膠著戰,然後萬曆陰差陽錯的啟用了東林黨。

由於東林黨這根“攪屎棍”的出現使得萬曆和兵部的效率一下子提升了許多,儘管為了籌措遼東的軍備和糧草使得他在京師中耽誤了一些時間,但還是在4月底趕到了遼陽赴任。

不得不說李如柏代管遼東的這段時間,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比如將總兵賀世賢調往撫順關,增強了鐵嶺的兵力,再加上由李獻忠親自坐鎮開原。

使得之前岌岌可危的遼北地區現在的防禦加強了許多。

至少開原,鐵嶺,撫順這一線已經十分穩固了,甚至比“薩爾滸”開戰之前明軍的形勢更好,現在建虜的騎兵已經完全被擋在了遼東邊牆之外。

由於此前東路軍的撤退,明軍實際上已經放棄了遼東邊牆之外的寬甸堡。

南面的清河路目前由1萬多人駐守,從宣府趕來的五千邊軍駐守在鴉鶻關。

而三千廣西狼兵和三千四川的白桿兵則是駐守在清河堡附近,由於清河堡已經被建虜給焚燬了,目前也只能住在帳篷裡,好在天氣已經開始回暖,情況還不算太糟糕。

老將劉綎繼續堅守遼陽,而李如柏同李懷忠則是堅守在瀋陽。目前整個遼河以東的明軍已經增加到了七萬人,比楊鎬在的時候還是有了不小的改善。

袁應泰就比較頭疼了,清河路之前幾乎被建虜給掃平了,那裡的邊牆也多處損壞,需要投入大量的銀子。

而且整個遼東地區只有開原和鐵嶺沒有欠餉,到處都是討餉和需要撫卹的官兵,救濟的災民。讓本就不熟悉政務的他更加雪上加霜。

閻鳴泰彙報了此前他同李獻忠整頓開原路的情況。

李獻忠的這次動作非常大,在整個遼東引發了不小的震動,因為他居然碰了“空餉”,這個邊軍中的禁忌。

不過最後也只是上報查出了1200人的空餉,大家都覺得他是雷聲大雨點小。

熊廷弼的想法也和其他人差不多,覺得李獻忠也就是做做樣子,不過能夠主動擠掉1200人的空餉也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了。

要是各路守將都能如李獻忠這般,朝廷倒也省下了了不小的開銷。

所以他還是下令嘉獎李獻忠的行為,整頓軍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李獻忠這也算為他開了一個好頭,這個訊號他必須要明確的傳達給遼東諸將。

當他聽說如今開原路已經補滿了所有的缺額,目前是滿編滿員的時候,他還是不大相信的。

大明哪裡還有滿編滿員的軍隊?

他也久在軍旅,對於將領吃空餉養家丁這套流程還是熟悉的,只要他們不是太過分,保證七成以上的在編率他還是可以睜一眼閉一眼的。

想必是那些將領臨時找來一些“演員”欺騙李獻忠同閻鳴泰罷了。

不過最近開原路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一會蒙古人攻破西關,一會又是李獻忠掃蕩炒花部。李獻忠又分兩次上繳了3200顆蒙古炒花部的首級,實在是叫兵部有些頭疼。

因為欠他的賞銀越來越多了。

如今李獻忠上繳首級在兵部已經幾乎沒有人質疑了,因為人家經得起檢驗,是大明當之無愧的“首級之王”,比當年的李成梁和馬芳還要誇張。

他總有辦法讓敵人把屍首留下,這點讓人不得不服。

熊廷弼也猜到了多半是李獻忠自己把蒙古人放進來,搞了一個關門打狗。然後又把挑起邊患的責任加在了蒙古人頭上。

這一手比當初的李成梁有過之而無不及,既拿了首級,又避免了被文官彈劾。

一切都讓他對李獻忠的開原路十分好奇,不過他畢竟剛到遼陽,手中的事情實在太多,還是決定暫時先不去開原了,直到收到了這次破獲的“建虜奸細案”,他再也坐不住了。

因為他也判斷建州下一步很可能是要進攻開原,切斷大明同葉赫的聯絡,進而直接吞併葉赫,徹底統一女真各部。

而這次的奸細案更加證實了自己的判斷,儘管李獻忠戰功赫赫,手下的遼東鐵騎也是威名遠波。他還是坐不住了,決定親自趕赴開原去視察防務,不然他的心裡實在不踏實。

遼陽距離開原480裡,一天時間趕不到,所以原本他們的計劃是先在瀋陽呆一晚,然後再前往開原。

不過快到瀋陽城的時候熊廷弼改變了主意,他覺得反正瀋陽距離撫順不遠,乾脆直接前往撫順關巡視一翻。

因為那裡是瀋陽的門戶,更是去年被建州攻破過,戰略位置比瀋陽更為重要。

閻鳴泰提醒道:“熊經略,撫順關的南面有多處邊牆被建虜破壞,經常有建虜的哨騎出沒,不太安全,我們隨行的騎兵不多,是否讓瀋陽再派些騎兵前來護送一下。”

熊廷弼擺了擺手說道:“閻監軍過於小心了,這裡還是我大明的遼東腹地,即使有建虜的哨騎數量也不會多,三百騎足夠了。”

“熊蠻子”的脾氣他還是知道的,反正也沒多少路,應該也沒有啥大問題。

很快他們就從沿著渾河南岸一路向撫順進發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